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6篇
  免费   925篇
  国内免费   413篇
航空   2447篇
航天技术   573篇
综合类   247篇
航天   88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用于某液体火箭发动启动动系统的气驱预压涡轮泵在起动初期出现了气体反流,导致预压泵呈夹气状态,对发动启动动过程控制不利。根据驱动试验系统原理,在MWorks平台中对驱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对预压泵采用了Suter全特性表达式,对涡轮管路及排放路分别建立了描述排空与两相流动过程的简化数学模型。结果 表明,导致反流的原因为涡轮入...  相似文献   
112.
在空间目标碰撞预警分析中,准确地计算出空间目标的轨道面交线是进行地心距筛选、时间差筛选的前提,目前较多使用的快速确定轨道面交线的方法为简单二体引力模型。深入分析该模型,比较了其计算的空间目标轨道面交线与STK计算结果的差异,指出了简单二体引力模型在计算空间目标轨道面交线时的局限性,认为轨道摄动是影响轨道面交线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应该采用更能反映空间目标实际运动规律的改进的二体引力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利用存储过程实现简单分布式计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高性能计算中间件几乎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层级之上为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和资源共享,普通用户一般很难掌握和使用。作者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层级之上使用存储过程完成简单分布式计算的方法,即各节点计算过程相对独立,无需频繁的消息传递,并以蒙特卡罗法计算圆周率为例说明了计算方法的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容易掌握、易于实现,计算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是一种新的高性能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4.
捷联式制导系统中四元数的保范递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景高 《航天控制》2000,18(3):37-43
推导了捷联式制导系统中四元数的保持范数不变的递推计算公式,并对公式的误差传递进行分析,证明其计算误差随迭代次数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15.
预处理实时数字仿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半实物数字仿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预处理实时数字仿真方法。在保持原模型精度的基础上,该方法将在每帧内的数字仿真时间由作四次右函数计算的时间减少到作一次计算的时间。本文阐明了推导这种方法的思路、步骤,给出了误差估计并指出了这种方法计算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6.
针对PowerPC桥/存储器控制器功能逻辑的验证需求,采用软硬件协同测试的方法构建基于FPGA的逻辑功能验证平台.通过采用激励-响应的功能测试方法和无缝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软件测试方法,对待测逻辑功能进行差错验证.实践表明,该验证平台的调试方式全面,故障定位准确,有效提高验证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17.
While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of a spacecraft assembly facility at th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Pasadena, CA) was being monitored, H2O2-resistant bacterial strains were repeatedly isolated from various surface locations. H2O2 is a possible sterilant for spacecraft hardware because it is a low-temperature process and compatible with various modern-day spacecraft materials, electronics, and components. Both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ing and molecular analyses identified these strains as Bacillus pumilus. This Bacillus species was found in both unclassified (entrance floors, anteroom, and air-lock) and classified (floors, cabinet tops, and air) locations. Both vegetative cells and spores of several B. pumilus isolates were exposed to 5% liquid H2O2 for 60 min. Spores of each strain exhibited higher resistance than their respective vegetative cells to liquid H2O2.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2O2 resistance observed in both vegetative cells and spores is strain-specific, as certain B. pumilus strains were two to three times more resistant than a standard Bacillus subtilis dosimetry strain. An example of this trend was observed when the type strain of B. pumilus, ATCC 7061, proved sensitive, whereas several environmental strains exhibited varying degrees of resistance, to H2O2. Repeated isolation of H2O2-resistant strains of B. pumilus in a clean-room is a concern because their persistence might potentially compromise life-detection missions, which have very strict cleanliness and sterility requirements for spacecraft hardware.  相似文献   
118.
化学气相反应法在C/C复合材料抗氧化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把硅蒸气渗入预制体孔隙与碳直接反应生成SiC的化学气相反应(CVR)方法,提高初始密度和预制体结构均不同的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了C/C复合材料的密度变化与微观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因CVR温度、C/C复合材料初始密度不同,抗氧化处理后的密度增加量有显著不同。针刺炭布C/C/SiC复合材料在马福炉中于1160℃经65min氧化后,其失重率仅2.6%,而密度为1.95g/cm^3的同结构C/C复合材料相在同条件下失重率高达32%。  相似文献   
119.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工艺装配可靠性提升的需求,提出一种螺纹拧紧力矩量化控制方法。利用非试验和试验环境的力矩值统计与分析,确定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螺纹拧紧力矩值区间;通过拧紧力矩强度理论计算,验证力矩值区间的合理性;结合试验台螺纹空间位置的具体特点,确定适用不同空间位置的力矩量化控制方法和流程,并在试验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发动机试验工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0.
针对卫星在执行丢弃载荷或捕获目标等复杂任务时遭遇的姿态突然发生变化的问题,采用深度增强学习方法对卫星姿态进行控制,使卫星恢复稳定状态。具体来说,首先搭建飞行器的姿态动力学环境,并将连续的控制力矩输出离散化,然后采用Deep Q Network算法进行卫星自主姿态控制训练,以姿态角速度趋于稳定作为奖励获得离散行为的最优智能输出。仿真试验表明,面向空间卫星姿态控制的深度增强学习算法能够在卫星受到突发随机扰动后稳定卫星姿态,并能有效解决传统PD控制器依赖被控对象质量参数的难题。所提出的方法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卫星姿态进行控制,具有很强的智能性和一定的普适性,在未来卫星执行复杂空间任务中的智能控制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