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5篇 |
免费 | 459篇 |
国内免费 | 19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69篇 |
航天技术 | 350篇 |
综合类 | 271篇 |
航天 | 3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贴体曲线坐标系的形成是用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元素法在诸如扩压器和进气道这类任意形状的域内数值求解各类场时,所必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通常,对这种贴体曲线坐标系有若干要求。首先,所形成的曲线坐标系必须是“贴体”的,以便于精确地施加边界条件。其次,曲线坐标系最好是正交的,以使得计算平面内的控制方程变得较为简单(不出现交叉导数项),同时也使得便于应用双层零方程紊流模型。第三,所生成的网格系统的网格距要能随意控制,以便在域内计算变量变化 相似文献
882.
883.
边界元即边界积分方程方法,可方便地用来解板弯曲问题。本文在局部极坐标下建立公式,采用具有较高协调性的函数插值方案,利用外点技术完全避免边界奇异积分。列举的一系列算例表明该方法输入数据少、机时省、精度高,是板结构强度分析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84.
885.
太阳活动对于大气电性能可能会产生影响,而大气电性能在雷暴形成过程中可能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太阳活动对于大气电性能的影响,最终将有可能影响到雷暴的形成.本文用1957年到1978年北京地区和东北地区的10个气象站的13000多个雷暴资料,用时序迭加法分析了雷暴数与太阳磁扇形界面通过、太阳耀斑及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有些年分的雷暴数当行星际磁场方向由指向太阳变为离开太阳的磁扇形界面扫过地球时有相关影响,在界面通过前后3天内或7天后雷暴数明显增大.从季节来看,上半年的界面通过比下半年的界面通过对雷暴的影响大.在各种太阳耀斑分类统计分析中,看到出现在日面上西区特别是西一区(0°-30°)的耀斑对雷暴的影响显著.雷暴数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则没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86.
为了对火星表面的热辐射环境进行模拟,以辅助火星探测等任务,建立了火星大气的一维模型和土壤的一维导热模型,并与NASA的一维火星大气辐射程序相结合,得到了一套整体模拟系统。模拟获得了火星地表温度及接收到的可见光、红外辐射热流密度,分析了季节、纬度、尘暴、云层的变化对地表温度和所受太阳辐射造成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纬度和季节的变化影响着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长等因素,进而对可见光辐射造成显著影响;尘埃光学厚度的增加会削弱可见光辐射并增强红外辐射,云层光学性质的改变造成的影响与之相似但较小;四者的改变都会对地表的温度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热流密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7.
888.
889.
载人月面着陆及起飞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人登月任务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载人月面着陆及起飞过程,其技术体系丰富,是影响载人登月任务成败的关键环节。文章详细分析了载人月面着陆及起飞阶段的飞行方案,阐述了载人任务与无人任务设计准则上的区别,剖析了载人月面着陆及起飞技术的内涵。此外重点分析了低温推进剂蒸发量控制技术、10∶1深度变推力液体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大承载着陆缓冲技术、发动机羽流导流与防护技术、月尘清除及防护技术等六项与载人登月舱推进系统和结构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途径和解决方案,对深入认识载人登月飞行器系统的技术体系及技术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