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5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917篇
航空   2416篇
航天技术   1228篇
综合类   792篇
航天   13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涡轮叶栅端壁区流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尺寸低速开式叶栅传热风洞中对一种高压涡轮导向叶栅中的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五孔针对5个雷诺数下的叶栅端壁区三维流场进行了测量,并用线簇和小球浮动法对5个工况的流动进行了流场显示。实验结果表明:马蹄涡压力面分支在向吸力面运动的过程中,破坏了来流附面层的结构,在马蹄涡压力面分支之后,叶栅通道中产生了一个新的从压力面到吸力面的新附面层,新附面层的厚度小于来流附面层厚度;三维流动区约占叶栅通道的40%;雷诺数的增大将增强端壁区的三维流动。从流场显示图片可以观测叶片吸力面靠近端壁的角涡形成与发展,以及吸力面上的三角形区域;流场显示的通道涡大小与流场测量结果吻合。本文的实验结果有助于分析端壁表面和叶片表面换热特性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62.
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表同活化能以及由VFT方程导得WLF方程粘弹系数的两种新方法,用该方法分别计算10个体系的粘弹系数,结果表明,用DSC技术可以获得WLF方程,3种计算方法获得的粘弹系数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63.
扰流柱排内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来流雷诺数为2000~100000的范围内,对装有扰流柱排的矩形通道内的局部换热系数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得到了扰流柱排强化换热的规律,对强化换热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4.
DDS中相位截断效应分析及其改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中引起杂散的相位截断效应,针对其引起的杂散特点讨论了一种通过加入伪随机数改善杂散谱分布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65.
用两颗GPS卫星确定低轨卫星轨道的初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两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粗略确定低轨卫星轨道的问题,并着重讨论了其中的初值问题,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初值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给出一个确定的、实用的初值,大大减少了初轨计算的计算量,并使得算法收敛更加有保障。在工程实用方面比传统的猜测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66.
论航天器的热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各种类型热试验 (热平衡试验、热真空试验、热循环试验) 在航天器研制中的重要性及它们的做法要点。针对当前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强调了组件级, 尤其是电子电工产品热试验 (热真空试验及热循环试验) 和整星级发射星热真空试验对提高航天器可靠性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7.
在首先介绍了空间站DMS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DMS网络使用的FDDI、MIL-STD-1533B及IEEE802.4网络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分析,应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系统可靠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图示得出DMS网络可靠性随站点数及链路失效概率的变化情况,为空间站DMS网络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8.
刘湘生 《航空动力学报》1992,7(2):153-155,195
一、局部应力应变法寿命预测系统  图 1所示为构件局部应力应变法寿命预测系统 ,适用于承受应变疲劳载荷的构件。基本图 1 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体系上分为四部分 :分析预测 ;材料试验 ;部件试验 ;确定寿命。分析预测 上半部是通常的弹塑性应力分析。得到构件危险部位应力—应变谱后 ,即可进行 L CF寿命估算。材料试验 是将构件的应变历程施加到一组光滑圆柱试样上 ,在试验机上作控制应变的 L CF试验。所得寿命数据经统计处理 ,即可确定构件寿命。在进行构件 L CF试验的情况下 ,借助于材料数据确定的疲劳散度系数来间接确定构件的…  相似文献   
869.
本文用新乡(电离层400km对下点是:32.4°N,115.6°E)、重庆(电离层400km对下点是:27.2°N,108.7°E)接收日本同步卫星ETS-Ⅱ的信标资料,研究了我国中纬地区上空半个太阳活动周期内(1981—1985)电离层等效板厚的变化特征,得到了等效板厚日变化、季变化的二维和三维等值图。由付里叶分析和回归方法得出等效板厚日变化各谐波分量与太阳黑子数12个月滑动平均值之间存在弱的线性关系。同时指出在等效板厚日变化中,于当地时0400—0700LT存在一明显的黎明峰。并对出现这种峰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0.
大型星载可展开天线的展开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型星载可展开天线所具有的尺寸大、刚性小、展开机构复杂,所处环境恶劣等特点,结合天线的构形特征,着重从可展开天线展开动力学的建模角度,综述了可展开天线的展开动力学问题。对解决途径及办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