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航空   1232篇
航天技术   425篇
综合类   209篇
航天   4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高动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多普勒频移,传统的GPS信号捕获方法捕获时间较长。为了快速捕获到信号,提出将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MeasurementUnit,IMU)辅助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结合的快速捕获算法。该算法通过外部IMU的位置、速度辅助,预先估算高动态载体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缩小频率搜索范围;利用二维FFT方法同时搜索码相位和多普勒频率,降低计算复杂度,加快捕获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减少捕获时间,提高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292.
泡沫铝合金镀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高硅铸铝制备的泡沫铝合金样品上镀镍工艺,提出了一种确定泡沫铝合金表面积的方法。讨论了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等配方主要成份和pH 值、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的影响,优化了前处理方法,从而得到了适合于泡沫铝合金的镀镍工艺。  相似文献   
293.
利用有限元技术及自编的 FORTRAN程序计算了单翼太阳帆板约束模态的振型和频率 ,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表明 ,计算精度在工程上是可以接受的。在此基础上 ,以飞船带有双翼对称太阳帆板为模型 ,计算了太阳帆板在转动和不转动情况下非约束模态的振型和频率。上述计算结果为研究带有挠性太阳帆板的航天器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4.
吴霖  姜绪强  李铭  窦唯 《火箭推进》2021,47(2):54-60
膜盒式端面密封在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直接影响密封工作稳定性及涡轮泵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参数,端面比压、膜盒平衡直径等如何选取一直是密封设计的重要工作.以某型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膜盒式端面密封为研究对象,研究压缩量、工作压力对膜盒应力分布、平衡直径、载荷系数和端面比压的影响.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  相似文献   
295.
非对称变翼飞行器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非对称变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基于非对称变翼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将变翼作为一种主动控制方式,提出了非对称变翼的使用条件,并采用逻辑函数设计了气动舵和变翼的复合控制分配策略。利用扩张干扰观测器估计了变翼过程中的扰动,采用全局滑动模态的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姿态复合控制系统,抑制了变形过程中参数的剧烈变化和变形引起的附加扰动。通过仿真,一方面与固定翼飞行器对比,校验了非对称变翼控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气动数据的正负拉偏,验证了控制器对气动参数的摄动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96.
空间交会对接的双脉冲最优控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首先利用交会对接的固有动力学特性,施加第一脉冲推力使追踪器自动到达目标器位置;第二脉冲推力使两个飞行器相对速度降为零。本文根据双脉冲控制原理寻找燃料消耗最省的交会对接时间。最后通过大量数学仿真,比较各种初始条件下的交会对接动力学特性和燃料消耗。  相似文献   
297.
W波段FMCW体制ISAR系统成像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毫米波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小型化、轻型化等特点,是现代雷达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W波段元器件的突破,W波段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系统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W波段ISAR图像分辨率高,目标散射细节更丰富,可提高目标分类、识别精度,在军民领域均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介绍了一种W波段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ISAR系统,探讨了该体制ISAR系统性能并介绍了W波段FMCW ISAR成像处理算法。该系统发射信号中心频率为94 GHz,带宽为5 GHz。利用该系统开展了ISAR转台试验,并利用RD算法得到了ISAR系统初步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298.
星敏感器低频误差与陀螺漂移离线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获取高精度事后姿态数据是提高遥感平台成像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离线处理可有效降低敏感器测量误差,从而获得更高的姿态确定精度。基于滤波的校正方法中,星敏感器低频误差(LFE)与陀螺漂移将产生耦合影响导致校正精度低,本文针对该问题推导了耦合误差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两步双向平滑事后处理算法,将陀螺漂移与低频误差分两步校正,通过反复滤波剥离陀螺漂移与低频误差。同时,针对低频误差参数收敛速度慢、噪声参数调节困难的问题,利用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MLE)的固定窗口自适应双向滤波算法进行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噪声估计,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文中仿真工况下,离线姿态确定精度可达到0.8″(3σ),低频误差参数完全收敛时间不超过4个轨道周期。  相似文献   
299.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a thin plate with intercon-nected distributed piezoelectric patches. Piezoelectric patches are periodically bonded on the sur-faces of the plate in a collocated fashion, and are interconnected via an inductive circuit network. This piezoelectric system is termed as piezo-electromechanical (PEM) plate in the paper. Homogenization methods are involved under a sub-wavelength assumption to analytically develop the dynamical equations for the PEM plate. The dispersion relationships and energy densities of the wave modes propagating in the PEM plate are studied;the sub-wavelength assumption is verified for the simul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coincidence frequency of the PEM plate is researched,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incidence frequency of the PEM plate will disappear at certain circum-stances;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explanations are made for this phenomeno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coincidence frequency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value of inductance,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sound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PEM plate.  相似文献   
300.
科氏加速度是理论力学中公认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将科氏加速度形象地展示出来一直是学者与高校老师追求的目标。针对这一知识点,结合地球仪的外形,巧妙地实现了小球在科氏地球仪上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完美结合。根据科氏加速度理论,设计转速可调的旋转平台,在平台上设置能实现不同速度的直线运动装置,小球在旋转平台上作直线运动,从而受到科氏力的作用。初始状态时,安装在运动装置内的钢球处于平衡状态;工作时,由于科氏力的作用,钢球压迫弹簧,弹簧发生变形,利用滑轮、引线和位移补偿丝杆组成的传递机构,将弹簧变形量传递到显示装置,从而显示科氏加速度的存在。与现有科氏加速度验证实验装置所不同的是,此装置结构新颖,能吸引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科氏加速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