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2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1504篇
航空   5033篇
航天技术   2169篇
综合类   1217篇
航天   244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670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针对侧滑转弯(STT)导弹带有攻击角度约束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终端滑模动态面控制的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PIGC)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针对机动目标拦截的侧滑转弯导弹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且不需要导弹速度微分体轴系分量信息。然后,使用终端滑模控制理论构建误差向量与虚拟控制量,达成精确拦截与攻击角度约束的控制目的;引入有限时间非线性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来在线估计系统不确定性;设计自适应算子与自适应更新律对观测器的估计误差进行补偿,以提高方法的鲁棒性。最后,三维空间拦截仿真校验了方法在提高拦截精度与增强角度约束收敛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2.
复合材料Z-pin的压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种复合材料Z-pin的轴向压缩试验,观察了各Z-pin的压缩行为,分析了三种复合材料Z-pin在不同长度时的极限应力及其失效形式.结果表明,直径为0.50mm的碳纤维Z-pin的压缩性能最好,其各长度Z-pin所能承担的极限应力都较大.直径0.28mm的碳纤维Z-pin易发生失稳现象,芳纶纤维Z-pin在压缩力的...  相似文献   
533.
为了研究金相制样过程中压应力对获取碳材料拉曼特征参数R的影响,对不同温度处理的碳纤维和树脂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样过程中的压应力对准确获取碳材料的拉曼特征参数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经过高温处理硬度较小的碳材料的影响更大,造成了碳材料R的增大.建议在制备碳材料的显微拉曼光谱测试试样时采用较小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534.
本文研究了移动刚体激励下弹性梁的振动响应,以简支一弹怀支承梁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进而又提出了对弹性梁振动的最优控制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所有的实验结果同分析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35.
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仿真是应用相似定理和类比关系来研究事物 ,也就是用模型代替实际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 ,根据所介入的模型的不同 ,分为数学仿真和物理仿真两类。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是研制卫星过程中特有的一种仿真方法 ,它利用气浮台作为运动模拟器 ,又称为气浮台仿真。本文主要叙述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的原理和用途 ,简要介绍单轴气浮台和三轴气浮台两个全物理仿真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以及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的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536.
给出了Hill区域内基于推广的Poincar映射的低能逃逸轨道的计算。文中的推广的Poincar映射需要在相空间中选取两个(而非一个)与流相截的面,即将包含某个天平动点的截面通过轨道来映射到近拱点的通道面上的,在数值上通过总变差减小的Runge-Kutta方法来实现两个相面之间的映射。捕捉轨道则可由Hill三体模型的对称性直接导出。最后,关于Rhea的二维、三维的逃逸和捕捉轨道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37.
概述技术文件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分发与管理在航天型号产品研制各阶段中的重要性,介绍16所(7171厂)企业标准《技术文件复制与分发》的编制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情况,并对实施效果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38.
支持分布式卫星系统(DSS)开发和实验的仿真平台是DSS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DSS仿真平台现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比分析了现有3种典型的仿真平台,认为为追求尽可能高的逼真度,实时分布式仿真成为必然。继而从分布式计算角度分析了实时分布式仿真面临的分布性、实时性、仿真部件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的问题,而中间件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讨论了中间件实现模式,并分析了中间件在DSS仿真中3种可能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539.
针对低信噪比下雷达信号的IF估计,提出一种将时频分析和图像处理相结合的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时频变换将一维信号转化为二维时频图像;然后采用形态学方法去除时频图像上的噪声点和毛刺,并将其骨骼化;最后采用图像处理中标注连接分量的方法,区分出不同分量的雷达信号以及噪声分量,并通过统计信号分量的行索引和列索引估计出信号的IF.对SFM、LFM和FSK信号的IF估计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较低信噪比下有效地估计出信号的IF,同时也适用于多分量信号.  相似文献   
540.
A Twin-CME Scenario for Ground Level Enhancement Ev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ound Level Enhancement (GLEs) events are extreme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 (SEP) events. Protons in these events often reach ~GeV/nucleon.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particle acceleration mechanism in these events is a major goal for Space Weather studies. In Solar Cycle 23, a total of 16 GLEs have been identified. Most of them have preceding CMEs and in-situ energetic particle observations show some of them are enhanced in ICME or flare-like material. Motivated by this observation, we discuss here a scenario in which two CMEs erupt in sequence during a short period of time from the same Active Region (AR) with a pseudo-streamer-like pre-eruption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The first CME is narrower and slower and the second CME is wider and faster. We show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in our proposed scenario can lead to magnetic reconnection between the open and closed field lines that drape and enclose the first CME and its driven shock.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presence of the first shock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open close reconnection is that when the second CME erupts and drives a second shock, one finds both an excess of seed population and an enhanced turbulence level at the front of the second shock than the case of a single CME-driven shock. Therefore, a more efficient particle acceleration will occur.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proposed scenario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