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303篇
航空   1474篇
航天技术   393篇
综合类   179篇
航天   56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研究了自耗电极自动进给系统下的电渣重熔 (Electroslagremelting简称ESR)工艺参数与熔池深度h( 0 ,Y)的关系 ,它可用h( 0 ,Y) =A·e-B/Y数学式表示 ,其中A ,B为工艺参数的函数。利用这一数学表达式 ,如果工艺参数变量为已知 ,则可求出任意锭高Y的h( 0 ,Y) 。比较了调整功率与等电流重熔二种工艺 ,结果表明 ,前者得到的h( 0 ,Y) 有明显的降低 ,且随锭高Y的增加 ,h( 0 ,Y) 变化亦小 ,有利于得到均匀的铸态组织。假若调整幅度选择得当 ,在锭高Y大于某一值时 ,获得近等深熔池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62.
针对空空导弹复合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逻辑控制分配算法。采用动态面控制方法设计了复合控制量的控制律。在设计过程中,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汇总不确定项,并采用光滑二阶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控制律,达到了提高鲁棒性和削弱抖振现象的目的。应用模糊逻辑控制分配算法将复合控制量分解为直接力控制指令和舵偏角控制指令。为了检验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对采用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分配算法的复合控制系统和传统的气动力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63.
伊海铭  侯磊  高朋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9):1964-1976
针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建立简化的动力学模型,在考虑中介轴承非线性Hertz接触力和径向游隙等非线性因素的情况下,将中介轴承内圈局部缺陷模拟成倒置的等腰梯形凹槽,利用4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系统的分岔图,并着重分析分岔区域的组合共振特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故障系统,该系统在分岔图上出现三个新的分岔区域,前两个分岔区域是由内圈故障特征频率与高低压转子的转频形成的组合频率诱发的组合共振引起的,第三个是由内圈故障特征频率诱发共振引起的,在分岔区域内,系统运动的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表现为从近似单周期运动到概周期运动再到近似单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864.
865.
张熇  郭璠  于洋  孙启臣  赵曾  金敬福  吕雷 《宇航学报》2022,43(11):1575-1586
为研究小行星星壤在低速侵入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利用落塔实验舱构建微重力环境,制备典型的无黏性星壤模拟物,利用恒速加载方式模拟采样器等装置侵入星壤的过程,测量了模拟物的承载强度和边界应力随沉降深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模拟物表面形貌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微重力下星壤的承载能力较地球重力环境下大大降低,其响应特性更接近于流体,且与侵入速度、星壤孔隙率、颗粒粒径级配、侵入体尺寸等因素相关联。实验结果可为小行星表面着陆和采样装置的设计与验证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66.
袁利  程铭  王磊 《宇航学报》2021,42(8):982-988
总结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航天器飞行控制仿真与平行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任务需求,针对中国当前飞控仿真与平行系统的通用化和标准化不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可组装的飞控仿真与平行系统的定义和系统架构,阐述了仿真与验证、决策与支持两个部分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嫦娥五号的飞控工作进行了检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最后展望了未来航天器飞行控制仿真与平行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7.
杨健  苗毅  詹磊  王磊 《载人航天》2014,(1):32-36
为了模拟交会对接任务多目标情况下的航天测控故障与应急过程,建立系统级的故障仿真和综合性的应急处置效能评估环境,采用分布式、支持互操作的高层体系结构,研究了故障SPR柔性描述技术,设计了基于脚本引擎驱动的故障协同演练控制方法,实现了故障建模、存储、提取和组装全过程的规范化,实现了故障的操作控制、效果监视和处置评估的一体化.解决了我国重大空间工程地面故障仿真、应急过程演练和人员训练的技术难题,经受了3次交会对接任务的重大工程应用考验.  相似文献   
868.
为了避免型线曲率不连续所导致的气动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优化的平面叶栅设计方法,共包括了对气动性能有显著影响的进出口几何构造角、喉部宽度、弯折角,对强度有较大影响的前/尾缘半径、最大内切圆半径、位置等14个独立参数.分段表征了平面叶栅的压力面、吸力面型线,为保证其光顺性,利用基于优化的方法通过调整内切圆半径的夹角,实现了压力面、吸力面型线的曲率连续.进行了平面叶栅的设计,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灵活进行平面叶栅的设计.  相似文献   
869.
基于稳定约束的自适应随机共振转子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立通  谢寿生  胡金海  余坚  王磊  苗卓广 《推进技术》2013,34(10):1398-1405
为解决应用传统遗传算法优化的随机共振(Stochastic resonance, SR)方法易出现的计算发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定约束的自适应随机共振方法。对求解随机共振的Langevin方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了考虑输入信号的条件下,使系统输出稳定的频率压缩比R的约束公式。将该稳定性条件应用于遗传算法参数的寻优过程,将原来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转化为有约束最优化问题。将改进后的自适应随机共振方法应用于转子早期碰摩故障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确保了系统输出的稳定性,寻优过程中的频率压缩比R的取值均在约束值以下,避免了计算发散现象,实现了在强噪声条件下对微弱故障信号的提取。   相似文献   
870.
周琨  边磊  邹正平  王雷 《推进技术》2013,34(9):1248-1256
为了探讨传热对于微型向心涡轮的性能和流动的影响规律,根据微型向心涡轮的特点,针对涡轮的轮毂侧壁面传热现象,建立了涡轮的气动性能随传热量变化的一维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传热量下微型向心涡轮的流动变化。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模型有较好的精确度,可以用以评估传热对微型向心涡轮性能的影响;较大的传热会改变转子进口相对气流角并影响转子整个通道内的流动;涡轮对外传热使得涡轮输出功降低,涡轮效率明显降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