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168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k, UAV)机载高分辨率微小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iniSAR)系统,针对多类具有代表性的地面目标进行全方位回波录取及成像处理,构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目标SAR数据集,并依托该数据集开展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针对无人机运动姿态不稳定、辅助传感器精度受限导致的图像散焦问题,本文提出了新型运动补偿及新型二维自聚焦算法。实验表明,虽然AlexNet、ResNet-18、AConvNet和VGG等经典神经网络在MSTAR十类目标分类问题中取得了接近100%的分类准确率,但将其应用于南航MiniSAR数据集时分类准确率均明显低于90%。由于本文采取的实验方法与SAR目标识别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较为接近,该MiniSAR数据集对于面向工程应用的SAR目标识别算法研究将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2.
根据成像制导系统提高恶劣环境成像能力和识别真假目标能力的发展需求,研究设计正交线偏振光成像制导超透镜镜头。通过分析超透镜的偏振和相位调控原理,基于传输相位和矩形结构通过最小标准差匹配法设计了基于硅和氟化钡材料的中红外正交线偏振光成像超透镜,工作波长为3 μm。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正交线偏振光超透镜进行了仿真,验证偏振成像效果和计算偏振对比度。仿真结果表明,当超透镜数值孔径为0.21时,正交线偏振光聚焦效率分别为80.5%和80.8%,最大偏振对比度为13dB。  相似文献   
113.
为实现临近空间浮空器的持久区域驻留和机动飞行,文章所研究的一种利用自然能飞行的临近空间浮空器利用自然界的热能和风能,通过简易可行的技术手段实现飞行高度和轨迹的控制,有望解决临近空间浮空器面临的能源问题和热问题。文章介绍了该新型浮空器的系统组成和主要特点,分析了该新型浮空器在设计最大运行高度处的浮重平衡,进行了系统设计参数的分析。该新型浮空器由超热空气和氦气提供浮力,计算结果表明氦气囊所占比例越大,所需的浮空器半径越小,且随着设计最大运行高度的升高及超热值的减小,所需的浮空器半径增大。  相似文献   
114.
系统梳理了国外几种典型的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用材料及工艺情况,着重介绍了氢氧火箭发动机、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涡轮泵、喷管等关键构件材料选用及成型工艺情况。分析各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需求及结构特点,探究关键材料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对比国内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及工艺研究现状,为后续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及工艺技术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5.
基于先验地图的激光雷达定位方法在封闭工业场景下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环境变化、行人和车辆等动态物体的干扰会影响激光雷达与先验地图的匹配精度。提出了一种动态环境下基于点云聚类评估的三维激光雷达鲁棒定位方法:通过设定角度和距离双阈值,对点云深度图像进行分割聚类,相较于传统分割方法,分割结果对点云噪声更为鲁棒;通过对原始点云进行分割聚类,在粗匹配结果下评估聚类的匹配度,剔除误匹配聚类进行二次匹配以提高匹配精度;通过聚类评估的结果判断匹配成功和失败的点对,进而对点云整体匹配结果的正确性进行评估,相较于传统仅基于距离阈值的判断准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最终,分别通过公开数据集和实际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匹配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动态场景下的定位精度和匹配结果评估的准确度,定位误差可以维持在10cm以内。  相似文献   
116.
Deep learning has been probed for the airfoil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n recent years.Compared with the expensive CFD simulations and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deep learning models can be leveraged to somewhat mitigate such expenses with proper means. Nevertheless, effective training of the data-driven models in deep learning severely hinges on the data in diversity and quantit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data augmente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 da GAN, for rapid and accurate fl...  相似文献   
117.
On developing data-driven turbulence model for DG solution of RA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gh-order Discontinuous Galerkin(DG) methods have been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in the area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because of their high-accuracy property. However, 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obtain converged solution rapidly when solving the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 equations since the turbulence mode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nonlinearity of discretization system. The overall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 model with low complexity acting as an algebraic turbulence model to estimate the turbulence eddy viscosity for RANS. The ANN turbulence model is off-line trained using the training data generated by the widely used Spalart–Allmaras(SA) turbulence model before the Optimal Brain Surgeon(OBS) i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cy of input features.Using the selected relevant features, a fully connected ANN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ANN model is numerically tested in the framework of DG for RANS, where the‘‘DG+ANN" method provides robust and steady convergence compared to the ‘‘DG+SA" metho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romising potential to develop a general turbulence model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uture given the training data covering a large rang of flow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18.
为了在试验验证阶段准确、全面地剖析涡扇发动机核心机性能,基于核心机多次试验结果,提出在工程中易实现的核心 机性能评定方法。通过试验确定测量参数,介绍核心机性能评定工作流程,论述性能评定关键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分析部件 流量、效率等参数变化对核心机循环功及油耗的影响,以涡轮为例阐述部件试验与核心机试验差异的原因包含气动构型、工作环 境、测量不确定度、冷气4个维度的因素,论述了通过减少漏气、优化工作线等手段提升部件效率,讨论核心机流量、循环功、耗油 率对整机的支撑作用。核心机与部件偏离的合理范围应参照测量不确定度,超出合理范围的偏离采用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 分解到部件层级。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试验性能评定,对其他构型的核心机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9.
吕克洪  程先哲  李华康  张勇  邱静  刘冠军 《航空学报》2019,40(11):23285-023285
电子设备是各类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装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械类设备存在明显退化状态征兆不同,电子设备退化状态无明显的外在表现,尚无有效征兆对其状态进行刻画,对其进行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该问题,梳理了电子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介绍了电子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复杂电子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结合未来复杂电子设备新特点及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从基于间歇故障特征的健康状态表征、面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测试性设计和多源特征融合的健康状态评估等方面,提出了电子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0.
对于载人地月转移任务,应急返回轨道是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的保障。针对载人混合轨道地月转移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基于载人地月混合轨道,提出了3种一次脉冲的应急返回轨道,即直接返回、即刻机动绕月返回及绕月后机动返回等模式。研究了不同时刻发生故障后,利用3种应急模式返回地球的转移时间和速度增量等特性,研究了载人地月转移全过程出现故障后的应急方式,总结了3种应急模式的应用特点及优劣,可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顶层任务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