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篇 |
免费 | 13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26篇 |
航天技术 | 48篇 |
综合类 | 18篇 |
航天 | 1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气囊式无人机缓冲系统的着陆侧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无人机气囊缓冲系统的着陆侧翻问题。首先,建立了无人机着陆冲击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技术对无人机的典型着陆过程进行模拟,发现该型无人机在着陆过程中存在机身侧翻的现象,有可能对机翼产生不利影响;随后,引入翼尖触地速度作为指标对侧翻程度进行评估,研究了翼尖触地速度与侧向着陆速度之间的关系;针对该无人机着陆过程中产生的翻滚问题,综合翼尖触地速度计算结果,提出了减缓翻滚现象的途径;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减缓无人机着陆翻滚问题解决方案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3.
获得材料许用值的传统方法是对各种形式的材料和试样进行物理试验,并根据\"积木式\"方法逐级验证单元、子部件和部件。然而,按照\"积木式\"方法进行测试的成本很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新材料体系表征鉴定,并推进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根据FAA/ASTM建议,非均质单胞多尺度建模/虚拟测试技术,可以成为设计应用过程早期的材料和结构的验证策略。以材料的细观力学/宏观力学为基础,充分考虑制造过程,测试数据和服役环境影响,结合渐进失效分析来预测结构/部件安全性,建立了多尺度虚拟测试工程应用流程。本文采用美国AlphaSTAR公司研发的成熟商业软件平台GENOA,使用单向带测试的统计数据来逆推纤维和基体材料性能以及制造变量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随后被用于生成层合板结构的随机虚拟测试试样,计算许用值。这种仿真方法在T800H项目中获得成功应用,大量减少了物理试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非矢量状态下(射流流流量为零)轴对称射流矢量喷管在低落压比时(NPR≤3.5),射流缝内形成的空腔流动对喷管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这种影响来控制低落压比时喷管的气流分离位置,提高了喷管处于低落压比时的喷管推力系数;推力系数可以提高到0.90以上。因此合理布置双连通射流缝的位置,不仅有利于提高射流的推力矢量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低落压比无次流时的推力系数,从而弥补射流矢量喷管几何固定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6.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3-R3部适航要求,对某轻型飞机的机翼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和二维升力面模型,分析机翼的固有振动和颤振特性,并利用真实机翼颤振风洞试验验证机翼的颤振稳定性。结果表明,机翼的最小理论颤振速度为115.10 ms,大于1.2 VD,且真实机翼颤振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机翼在飞行速度范围内,不会发生颤振现象,满足CCAR-23.629适航要求。研究结果为飞机的颤振适航性验证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非线性评估方法。将非线性准则转换成简单的适应度函数,通过寻优找到最坏情况,在其基础上实现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在各个飞行状态对飞行控制律进行非线性准则评估,而且能找出飞行包线内的最坏飞行状态,细化飞行包线,方法使用灵活,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