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航空   1650篇
航天技术   317篇
综合类   149篇
航天   4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为改善基于矩量法(MOM)快速多极子(FMM)的稳定性,介绍了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FIPWA).根据入射波及电场积分方程(EFIE),采用修正最陡下降路径(MSDP)进行数值积分和内插外推转换,建立了二雏FIPWA模型.该法基于格林函数谱域积分,其转移因子不含特殊函数而仅有初等函数,便于数值实现和稳定性控制,其多层形式复杂度与多层快速多极子(MLFMA)相当.算例表明:该算法与MOM吻合较好,且大幅节省计算时间及计算机内存.  相似文献   
952.
文章介绍了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理论并分析了发动机润滑油的六大作用;指出发动机润滑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并根据发动机的实际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与粘度等级。  相似文献   
953.
根据当今火灾探测的现状和实现火灾早期报警的需求,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在火灾报警系统中。在分析了信息融合系统的三级结构及火灾报警信息非结构特性的基础上,以感温、感烟和气体的火灾报警模拟量为输入,利用粗糙集和神经网络对多传感器信号进行融合,设计出一种快速、准确和有效的火灾探测系统,达到了提早报警和降低误报警频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4.
相敏检波法在硬支承动平衡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硬支承情况下转子的不平衡量,针对目前常用相敏检波电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模拟乘法器式检测转子旋转过程中不平衡量大小和相位的相敏检波法。描述了此方法的原理,运用此方法设计了检测电路,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5.
根据Ylysses观测,比较完整地计算了高纬行星际空间太阳风能流分布.计算表明,行星际空间的高速流能流密度约为2.1×10-3J·m-2·s-1(日心距离r=1AU),主要来自于太阳风离子所携带的动能流(占58%)和克服太阳引力的势能流(占39%).要驱动高速流,需要在日冕底部高速流源区(日心距离r=1Rs)向外输出到太阳风的能流密度为7.1×102J·m-2·s-1·分析表明,由日冕底部向外可能输出两种形式的能流,其中一种具有较短的耗散长度,被耗散在很短的空间区域(~1—2Rs),使日冕温度迅速提高。另一种储藏在连续向外传播的太阳风中,不断耗散用以加速太阳风(>2Rs).  相似文献   
956.
针对星载功率放大器噪声功率比(noise power ratio,NPR)指标缺乏考核方法的问题,根据多载波非线性工作原理,使用基于数字I/Q调制的方法在Matlab里编辑基带波形文件,形成具有陷波的宽带多载波信号,依据频谱仪采样的数字预处理方法校准宽带多载波信号的幅度平坦度,调节矢量信号源I/Q两路的功率偏置进而调整陷波的深度来生成满足条件的宽带多载波激励信号。通过输入放大器该校正后的激励信号、分析被测放大器件输出端频谱陷波内产生的互调失真分量的测试方法,设计了通过矢量信号源和频谱仪进行测试的方案。根据方案所搭建的测试系统,完成了某K频段行波管放大器(主载波频率为19800MHz,带宽为80MHz)的测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NPR测试方法有效可行,为考核星载微波功率放大器NPR指标提供了具体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57.
Pure Al and Al-30% Al2O3 composite coatings are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AZ31B magnesium alloy by low-pressure cold spraying.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atings a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Al2O3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l-based coatings are discuss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are fully evaluated by the micro-hardness tester, electronic tensile machine, and 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 structure is more uniform and denser, and the porosity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Al2O3.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coatings and the magnesium alloy substrate are distinct, and the coatings and the substrate are mechanically combined. Compared with the pure Al coating,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Al-Al2O3 composite coating is increased to 61.1 HV0.2, and the bonding strength reaches above 53.1 MPa. The self-corrosion potential of the two coating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gnesium alloy, and the self-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agnesium alloy substrate. The Al-based coatings prepared by low-pressure cold spraying have high hardness, good bonding strength, and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repair and protection of magnesium alloy structural parts.  相似文献   
958.
针对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卫星快速变轨机动时的姿态翻转问题,提出使用二维质量矩控制技术予以解决。首先分析了喷气阻尼力矩对三轴稳定卫星姿态的影响,随后建立了考虑推进剂燃烧过程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并从通道耦合以及扰动力矩角度对模型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仿真手段对质量矩控制卫星姿态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考察了发动机不同装药形式以及外形尺寸对控制系统操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质量矩控制卫星姿态是切实可行的,且短粗型的发动机结构对控制系统设计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959.
面向控制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代理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机理模型结构复杂、计算效率低、难以直接应用于控制器设计的问题,建立了面向控制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代理模型。首先,通过对机理模型进行分析,确定了代理模型的基本形式;然后,基于拟合优度的敏感度分析方法,将代理模型简化为最简形式;最后,采用自适应状态变量替换方法,对代理模型进行面向控制的简化。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状态变量替换法可实现面向控制的模型简化;面向控制的代理模型能够达到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960.
目前X射线检测存在检测底片难于长时间保存、对操作人员依赖性强等不足,底片检测信息处理智能化水平较低。随着搅拌摩擦焊、激光焊等新方法的应用,制造业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对缺陷检测、质量检测信息的有效保存、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轨道车辆车体焊接结构内部缺陷检测可视化、自动化的需求,研发高质量的X射线检测底片扫描技术、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开发X射线检测底片的数字化及自动化评定技术,实现底片有效信息的无损数字化,底片缺陷自动搜寻、测量与分类,研发国内首套高速列车射线底片智能化评定系统,提升X射线检测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底片自动化评定。相关技术可向航空航天产品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