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8篇 |
免费 | 757篇 |
国内免费 | 21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748篇 |
航天技术 | 347篇 |
综合类 | 155篇 |
航天 | 4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130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为了揭示太阳耀斑发生期间沿着经纬向传播的甚低频台站信号受到扰动的差异性,文章基于随州观测站的甚低频数据,分析了2017年9月8日经向传播的NWC台站信号和纬向传播的JJI台站信号对太阳耀斑的响应特征,比较了两条路径上信号的幅度对同一太阳耀斑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NWC信号的响应只有先上升再恢复1种,而JJI信号有先上升再恢复、先下降再恢复和先上升后下降再恢复3种;NWC信号的响应开始时间和极值时间与JJI信号的基本一致,但JJI信号的响应持续时间长于NWC信号的;M级耀斑对NWC信号的最大扰动量在1~4 dB之间,对JJI信号的在1~3 dB之间;C级耀斑对两台站信号的最大扰动量则在0~1 dB之间;另外,台站信号的积分扰动幅度与X射线积分通量呈线性相关,且NWC信号拟合直线的斜率比JJI信号的大。 相似文献
143.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分析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运行状态下的时变安全性分析方法。所提方法结合飞行任务特点和航空发动机工作特性, 以提取的快速存取记录器(QAR)信息为分析数据, 依托数据包络分析法, 考虑航空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工作状态、燃/滑油工作状态、飞机飞行状态、运行外界条件4类因素对运行安全性进行分析。针对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影响因素的高度非线性和强耦合性, 提出了一种PSO/BR-ANN智能神经网络模型。所提模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贝叶斯正则化(BR)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B737-800机型一次北京至乌鲁木齐飞行任务的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分析, 得到了时变的航空发动机安全裕度, 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PSO/BR-ANN、随机森林、ANN这3种算法进行比较, 说明PSO/BR-ANN智能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分析精度和计算效率。所提方法和模型可以为航空发动机的运行安全分析、特情处理、维修及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4.
本文通过对工业企业预警指标的研究,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标,阐述了预警原理及方法,建立了预警系统的初步框架,为企业经营者加强内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更好地追踪、跟进世界无人作战飞机前沿技术发展,启发国内无人作战飞机的设计研发,根据战技指标和外形尺寸参数,采用质量回归加经验公式估算的方法,对 XQ-58A 无人机的方案设计过程进行复现,反推得到其主要总体参数,并通过设计约束分析计算得到其设计点。以总体参数为依据,可分析得出其尽可能缩小尺寸、扩展航程、降低成本的设计出发点,以及作战中与有人机协同作战,前出探测及打击的使用方式,为国内扩展无人机的作战样式、战术战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6.
光谱分析法在气体成分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现小型紧凑高分辨率的光谱测量装置是热门的研究课题。文章创造性的提出了基于光纤法布里-帕罗(F—P)的可调谐滤波器提高吸收光谱分辨率,为构建紧凑高分辨率的光谱仪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基于光纤F-P的可调谐滤波器成功实现了微型光栅光谱仪(分辨率约1nm)对甲烷吸收光谱的测量,对比无光纤F—P可调谐滤波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该方法测得的吸收光谱强度至少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此研究成果可用于紧凑高分辨率的星载气体检测仪的研制。 相似文献
147.
148.
介绍了星敏感器的两种姿态确定算法:最小二乘算法和QUEST算法,推导了最小二乘算法和QUEST算法求解三轴姿态的公式;比较了两种算法在不同恒星数目下的计算精度以及在全天区范围内的计算精度;利用实例说明QUEST算法不仅在全天区范围内姿态计算精度高于最小二乘算法,而且在观测星数量较少,且观测星座呈现较为不利的构型时仍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9.
UT1-UTC(世界时-协调世界时)表征了地球自转规律,在空间自主导航、深空探测器定轨等空间探测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我国尚未建立较为稳定的UT1-UTC自主保障机制,在该系统规划建设和试验初期开展UT1-UTC监测仿真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本文利用VieSked++软件开展了UT1-UTC解算蒙特卡罗仿真分析,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首先,对IVS(International VlBI Service,国际测地与天体测量VLBI服务组织)常规观测进行了仿真,并利用约100次IVS常规观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表明实际解算精度约为1.4倍的可重复因子。其次,对中国深空网南北半球单基线分别进行了UT1-UTC加强观测仿真,分析表明深空网JM-KS(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基线、NM-AG(纳米比亚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基线的解算精度预期分别约为18 μs和22.4 μs。再次,利用中国深空网JM-KS基线UT1-UTC观测数据进行处理验证。最后,在统筹深空网测站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站、多基线UT1-UTC监测能力仿真。本文结果有效评估了基于中国深空网单基线开展UT1-UTC监测解算的能力,为后续系统建设、UT1-UTC解算能力评估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