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9篇
航空   341篇
航天技术   93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温合金纳米晶涂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翰一 《航空材料学报》2003,23(Z1):220-226
高温合金纳米晶涂层是一种新的高温合金防护涂层体系.与目前通常采用的涂层不同,其成分与基体合金基本相同,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且避免了传统涂层高温使用后在涂层与基体间因互扩散形成的脆性有害相.高温合金纳米晶涂层是在研究晶粒度对合金抗氧化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晶粒细化影响铁基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等氧化性能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高温合金溅射纳米晶涂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用智能气囊缓冲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坠毁座椅是提高直升机安全性的重要措施。本文首次研究了应用于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的智能气囊缓冲器,论述了智能气囊缓冲器在直升机上应用的可行性。智能气囊采用了智能材料与结构新概念设计.可提高缓冲器的性能。与其它缓冲器比较,智能气囊能主动控制冲击过载,可使坠撞事故中乘员受到的冲击过载更为平缓,提高缓冲保护的有效性。初步实验结果证实智能气囊缓冲器的原理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动态再结晶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温度、应变、应变速率达到一定条件时 ,GH4 16 9镍基高温合金在惯性摩擦焊接过程中易发生动态再结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GH4 16 9合金惯性摩擦焊接时间很短 ,动态再结晶进行得相当充分 ,而动态回复不足 ,在动态再结晶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到有些结晶过程还处于形核阶段 ,这是惯性摩擦焊接头产生细晶乃至超细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跳频通信抗干扰性能的评价研究始终是跳频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单纯利用数学分析或物理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很多情况下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建立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仿真模型,用一组实际跳频系统的数据参数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某个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评估,为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葛森  周枝伦 《航空学报》1990,11(11):595-598
 <正> 飞机结构所承受的噪声载荷声压级超过130dB时,经较长时间激励,往往在噪声诱导应力较大的区域里产生疲劳破坏。而在各种类型的结构件中声疲劳破坏的相对发生率以蒙皮壁板结构为最高。 本文采用矩形铝合金平板来模拟蒙皮壁板结构,对其进行了声疲劳寿命计算与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C库的开发和适配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内核架构的嵌入式分区操作系统新C库的适配验证方法,依次对基于微内核架构的嵌入式分区操作系统之上C库的总体部署方案、初始化过程、典型功能模块的适配开发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搭建相应的硬件测试环境,在恩智浦公司的四种硬件平台上对开发和适配的C库进行了相应的功能测试和验证,提出了三个创新点.  相似文献   
17.
JIANG Li-jun  GAO Ge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0):2485-2492
A new turbulent constitutive relation was directly derived from Boussinesq's hypothesis and mixing length theory, and then implemented in the standard k-ε model.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constitutive relation was validated in zero pressure gradient flat-plate boundary layer flow, fully-developed turbulent channel flow and separated flow in a plane asymmetric diffuser. The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is new constitutive relation gave very accurate results in the former two basic cases and provid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rediction of separated and reattachment points in the plane asymmetric diffuser. Separation and reattachment points at x/H=7.5 and 29 were calculated accurately in comparison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0.82 was very close to large eddy simulation calculation. These results are very encouraging but further verification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constitutive relation to other two-equation eddy viscosity model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8.
环截面管中的爆燃转爆震实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实现在环截面爆震管封闭端同时点火,采用了先在预燃室中点火,再通过八路支管将火焰引入到爆震管封闭端,各个支管长度一样,因此可看成在环管封闭端多点同时点火.实验结果显示,在爆震管封闭端火焰汇聚形成激波点火,可在环管封闭端附近直接产生爆震波.在爆震管中安放扰流片时,流动阻力使爆震速度偏低,无扰流片时,爆震速度接近理论值.不加扰流片当量比在1.0左右,火焰速度会出现爆燃或爆震两种随机状态,当量比到1.1时可避免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9.
TC1和TC4钛合金腐蚀加工溶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TC1和TC4钛合金在氢氟酸-硝酸溶液中腐蚀加工的E-t曲线和极化曲线,分析了腐蚀加工过程的速率变化,观察了腐蚀加工形貌。在氢氟酸-硝酸腐蚀加工液中,极化曲线呈现活化-钝化特征,氢氟酸浓度较高时,硝酸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极化曲线呈现自钝化倾向。钝化膜的生成速率和厚度由氢氟酸和硝酸体积比决定,氢氟酸和硝酸体积比为1∶2时,腐蚀加工速率最大。腐蚀加工初期钛合金表面氧化膜被破坏,自腐蚀电位迅速变负,加工速率较大,继续加工,硝酸使钛合金表面发生钝化,导致速率降低,钝化膜的生成和破坏同时进行,当钝化膜的生成与基体溶解达到动态平衡时,自腐蚀电位和加工速率趋于稳定。TC1和TC4钛合金中的Ti和Al优先溶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钛合金表面微观凹坑变浅。  相似文献   
20.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hock wav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induced by a 24° compression corner based on Gao-Yong compressible turbulence model was presented.The convection terms and the diffusion term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second-order AUSM (advection upstream splitting method) scheme and the second-order central difference scheme,respectively.The Runge-Kutta time marching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olv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steady state solutions.Significant flow separation-region which indicates highly non-isotropic turbulence structure has been found in the present work due to intensity interaction under the 24° compression corner.Comparisons betwe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have been carried out,including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boundary-layer static pressure profiles and mean velocity profiles.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which indicate Gao-Yong compressible turbulence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prediction of shock wav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in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on corner f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