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358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反例,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定义、正确掌握定理,还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2.
面向电子商务的Web挖掘系统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电子商务和Web挖掘技术,提出了面向电子商务的Web挖掘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模式发现层、模式分析利用层和客户层六个层次。详细研究了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以及模式发现、模式分析利用。基于该模型开发了面向电子商务的Web挖掘应用系统,此应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3.
螺旋桨实验是一种非常规实验 ,其特点决定了螺旋桨天平的特殊性。为了探索新的扭矩测量方法 ,准确研究螺旋桨的性能 ,设计了螺旋桨实验专用天平。该天平是同步旋转应变天平 ,实验中天平随螺旋桨高速旋转。天平设计要保证质量分布均匀 ,采用特制滑环引出电信号 ,并且天平后端用支架支撑以减小振动。该天平较一般固定式天平复杂 ,但更合理地解决了扭矩测量问题。实验结果表明 ,天平总体方案正确 ,设计合理 ,测量精度高 ,有效解决了小型螺旋桨实验问题  相似文献   
114.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的稳态振动突增及高压转子轴心轨迹变化,基于动力学普遍方程及实际发动机的具 体情况,开展了故障因素排查;采用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建立了双转子发动机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K 5 支撑刚度对整机振动的影 响。结果表明:K 5 支撑刚度由各向同性到各向异性状态且刚度值发生变化,发动机支点的振动值将增大且轴心轨迹发生改变,仿 真结果与试车结果一致。分析认为稳态振动突增及转子轴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支撑刚度变化造成的,其主要由于发动机涡 轮后机匣在工作过程中受热变形,促使拉杆由自由向拉紧状态变化,导致K 5 支撑刚度发生变化。研究方法及分析结果对发动机整 机振动异常排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5.
研究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通航飞行器的动力推进系统。通过发动机大气压力模拟试验台架,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10,1000,1920m)进行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试验,获得了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污染物与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力减小,航空发动机的进气质量流量降幅明显,过量空气系数和有效热效率也略有下降,但有效燃油消耗率是上升的;此外,在相同工况点出现最大燃烧压力下降,滞燃期延长,燃烧始点推迟,燃烧持续期呈延长趋势,最高平均燃烧温度增大,且发动机的NOx,HC和碳烟排放增加。当海拔升高,发动机的负荷增大时,碳烟排放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在小负荷和大负荷时的CO排放增加较为明显,而中负荷附近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6.
廖瑛  李长江  冯向军  李明  廖超伟 《上海航天》2006,23(5):59-61,64
介绍了在Pro/E设计平台上完成某卫星天线双轴定位机构虚拟样机模型的建模、仿真与校核。根据该定位机构的特点,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并完成静态校核。通过设定必要的参数值,对虚拟样机作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的动态校核。由仿真结果与规定设计指标的比较可知,该虚拟样机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7.
李真芳  王彤  保铮  廖桂生 《宇航学报》2004,25(6):642-648
分布式小卫星干涉SAR为了同时获得时间基线(用于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空间基线(用于地形高程测量),采取空间立体编队构形(即非沿航向直线编队),然而这种混合基线的情况会导致地面运动目标与地形杂波存在相位耦合,而且只靠信号处理方法很难分离,这对于检测地面运动目标极为不利。提出几种最优编队构形,在保证获得两种干涉基线的同时,通过对消两对干涉SAR图像来抑制掉固定杂波,从而可以检测地面运动目标,这种方法具有处理简单和性能较好等优点。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8.
论文针对我国英语写作策略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并作出了简略的阶段划分,指出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尚存的不足,旨在探究英语写作策略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119.
孙刚  廖瑛 《上海航天》2006,23(5):50-54
研究了某导弹引战系统数学仿真中破片式战斗部仿真的实现。根据目标易损性,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了战斗部对空中目标的杀伤作用,给出了炸点定位、破片飞行动力学系数、易损舱覆盖面积、杀伤区参数、破片对易损舱作用和易损舱杀伤概率的计算模型,并由此获得了目标杀伤概率和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介绍了设计的引战系统数学仿真模型。该模型的作用和有效性在该导弹的闭合回路靶试中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γ–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主要特点。塑韧性较差、导热率较低等特点是导致加工γ–TiAl时切削温度高、切削力大和加工表面质量差的主要因素。从工具寿命、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等几方面对γ–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典型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磨削、高速铣削和电解加工是现阶段加工γ–TiAl比较适用的加工方法,但仍缺乏能兼顾效率、成本和表面质量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