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航空   888篇
航天技术   202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3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对导弹天线罩电性能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利用虚拟仪器技术,采用LabView软件平台,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一套基于测量仪器和转台协调工作的天线罩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该设计充分挖掘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器内在功能,可同时测量并导出四个通道的八组数据,可同时完成比幅、比相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对天线阵列等测试对象的测量效率、测试精度;可以实时显示测量数据的二维图或三维图,有利于实时掌握测试情况。本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实验需要,它的实现为微波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2.
李伟  梁甸农  董臻 《宇航学报》2006,27(3):469-473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SAR系统抗干扰时面临的超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频域抗干扰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和干扰源的空间独立性,通过对编队构形优化,结合频率分集,实现了抗干扰功能,且方向分辨率提高1倍以上,栅瓣数目大为减少。仿真证明,该种方法可以实现分布式小卫星SAR系统的抗干扰,对构形和系统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航天器充放电在轨探测试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航天器充放电中表面充电和深层介质充电的产生原因,以及充放电试验的发展。分析了国外瞬态脉冲监测仪(TPM)、充电电气效应分析仪(CEEA)、IDM装置、PASP Plus试验、集约环境异常传感器(CEASE)、DDE试验,以厦悬浮电位探测单元(FPMU)等充放电试验的原理厦其试验结果。最后,根据国外的经验和发展趋势,对国内航天器充放电在轨测试的目的、发展步骤,以及与各种空间物理量的关系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从系统性能优化角度出发,提出分布式航天器应用系统编队优化设计一般方法,将其概括为求解一个优化问题。根据系统任务要求,建立通用目标函数,用性能指标的加权和来表示;选取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用编队设计变量的矢量组合表示;以基线矢量过渡,建立性能指标与编队卫星设计变量的关系,进而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与决策变量的关系,得到完整的优化问题描述;采用遗传算法求解。针对主星带辅星群体制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系统进行仿真编队优化设计,并与干涉车轮和钟摆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激光点火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试验结果。已研制成功的激光点火器输出能量不小于1.0J,结构质量不大于0.9kg,实现了双路点火,其安全性、可靠性比传统的电能点火器有了很大提高,该装置已具备了固体火简发动机点火的实际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安全发火机构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得出,振动条件下产品出现的安全、工作状态转换失效等一系列故障与机构高频共振密切相关。为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产品内部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为机构增加了减振器,从而使机构上振动强度从标准水平的数倍降低到标准水平的40%以下,振动试验结果表明,机构高频共振问题得到解决,给机构功能带来致命影响的故障不再出现,其可靠性较原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997.
张驰  梁彦  刘鑫 《上海航天》2003,20(3):10-15
研究了岸舰导弹捷联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过程中粗对准和精对准两个阶段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了计算周期、低通数字滤波器和各种干扰等对对准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对岸舰导弹的技术准备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由于小卫星接收天线面积受限,星载双基地SAR图像的模糊比与传统大卫星SAR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研究了星载双基地SAR模糊特殊性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功率在发射天线方向上强度分布的先验信息,以本文定义的信号模糊噪声比(SANR)为优化目标,推导出最优天线阵权矢量。用实际卫星参数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最优天线阵权矢量的天线方向图可有效地抑制模糊功率,改善总模糊比最多可达15dB。  相似文献   
999.
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在运载火箭方案论证设计阶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面向对象方法学的指导下,建立了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软件系统的对象模型、动态模型以及功能模型,划分了系统的组成模块,利用Visual studio 6.O和Office2000开发实现了该软件系统。对象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该软件系统可以完成不同型号运载火箭和不同优化设计性能要求的仿真优化计算,软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000.
尾迹对低压涡轮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压涡轮内部上游周期性扫过的尾迹是下游叶片排内最重要的非定常扰动源,会对边界层的失稳和转捩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施加低压涡轮负荷分布的平板上,采用热线对雷诺数为130000工况下,有/无尾迹作用时分离剪切层中的速度波动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比两种工况下分离剪切层中的扰动发展,分析了尾迹对分离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尾迹来流工况下,扰动在分离泡前部的增长符合线性不稳定机制,扰动增长至饱和后非线性机制开始起作用.主导分离剪切层的失稳过程的为K-H(Kelvin-Helmholtz)无黏不稳定机制.尾迹与分离剪切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扰动的增长在分离泡前部同样满足线性不稳定机制.尾迹加速了分离剪切层的失稳转捩进程,从而抑制了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