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航空   957篇
航天技术   205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3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61.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改善翼型气动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洋  梁华  贾敏  宋慧敏  李军  魏彪  吴云 《推进技术》2017,38(9):1943-1949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PSJ)是一种新型主动流动控制激励器,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激励特性,对于流动控制的应用研究还明显不足。为了深入探究PSJ翼型流动分离的控制能力与规律,以高升力翼型为载体,在翼型前缘施加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PSJA),研究激励器对升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翼型前缘施加PSJA,可以有效抑制流动分离;近失速迎角状态下,各个激励频率下都能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过失速迎角状态下,低频效果最好,随激励电压增加,有效频率范围变宽;激励效果随来流速度增加而减弱,当来流速度20m/s时,翼型的失速迎角提高5°,最大升力系数提高8.1%;当来流速度为40m/s时,失速迎角提高3°,最大升力系数提高4.5%。  相似文献   
962.
针对自动化药房储药柜的药品快速盘点问题,设计了一种将激光测距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机械手上,通过激光测距技术计算药盒数量的方法.采用贝加莱控制系统作为执行机构,上位机软件采用C#作为开发平台,二者采用MODBUS协议通信进行实时信息.上位机采用等代价搜索法对盘点储位进行路径优化,通过RS485通信获取激光测距返回数值来计算储药位药盒数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药房的快速盘点问题,并且可靠性高,大大降低了药房盘点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63.
从毕业生跟踪调查形式、时间、次数、范围、内容等方面分析高校目前跟踪调查工作的现状,探索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法和规律,对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长期有效机制提出几点建议,对进一步提高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64.
梁子璇  郭栋  朱圣英  任章 《宇航学报》2021,42(3):333-343
针对高超声速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了拦截器的末段交战窗口(TEW)快速生成方法,该窗口表征了所有可行的末段交战阵位.首先,针对高超声速非机动目标建立了解析形式的拦截条件.在此基础上,针对非机动目标和机动目标,依次推导了TEW边界的解析方程.同时,根据拦截器的最小和最大初始航向角,定义并计算了TEW内所有位置的可控裕度.最后...  相似文献   
965.
卫星交换系统中的光与分组两种异构业务需要进行融合交换,为了合理利用卫星异构交换系统中的异构路径资源,需要对异构交换路径采用一体化生成方法.基于卫星异构融合交换结构模型,定义了异构路径影响因子,用以定量衡量异构路径对整体交换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卫星交换结构特点,采用交换系统子路径个数以及路径转换参数作为约束条件,通过构建异...  相似文献   
966.
表面波等离子体的研究由于实验数据的大量积累而得到快速发展.结合传输线阻抗匹配原理,设计实验对柱形表面波等离子体电离阻抗进行测量;参照金属辐射体中辐射阻抗与损耗阻抗的求解方法,在简化条件下理论计算柱形等离子体的电离阻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研究表明,表面波激发柱形等离子体的电离阻抗对等离子体源产生效率的分析及等离子体参数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这种新型等离子体源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7.
为全尺寸反射面的实际成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建模仿真重点分析了外蒙皮装配偏差、自重及成型和使用温度差对反射面工作面型面精度(R. M. 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蒙皮装配偏移量在0.5mm内时,其反射面工作面理论R. M. S值的变化量为0.47μm;在成型放置状态下,反射面11 kg自重其工作面理论R. M. S值变化量为0.55μm;反射面夹层结构的成型和使用温度差110℃,反射面工作面的理论R. M. S值变化量为17.79μm。  相似文献   
968.
格构式塔架三维动力风荷载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底座天平测力风洞试验,测量了三种典型的格构式塔架(输电塔、通讯塔和电视塔)的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向动力风荷载。由于模型本身的质量不够轻、刚度不够大,一阶共振力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作者推导了消除模型一阶共振影响的实用公式,进而得到格构式塔架顺、横、扭三维广义荷载谱和均方根广义力系数。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三种格构式塔架的动力风荷载特征,得到了几点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9.
A self-sensing test method for the temperature of piezoelectric stack,based on the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ic capacitance and the stack temperature,is proposed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self-sufficient methodology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irstly,a theoretical model of static capacitance of the piezoelectric stack under preload was set up,and the influence of preload on the static capacitance was analyzed. Secondly,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static capacitance test experiments under various preloading conditions. Finally,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xperiments at low-temperature stage for two kinds of piezoelectric stacks,namely the lowtemperature-resistant piezoelectric stack and conventional piezoelectric stack, were conducted under various preloading conditions using a polynomial fitting method. The results,which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method,show tha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eviations of the two kinds of piezoelectric stack are 3.9 ℃ and 2.8 ℃,respectively,when the preload force is close to the specified value. The test method uses the piezoelectric stack itself as a temperature sensor,which does not require additional equipment for temperature sensing,so that the space and equipment cost could be economized. And the test for static capacitance is concise and convenient,which indicates that in the cooling process,a concise and efficient test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iezoelectric stack could be realized so as to grasp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change in time.  相似文献   
970.
张军  李伟  方国东  梁军  孟松鹤 《宇航学报》2020,41(6):739-748
针对树脂基防隔热复合材料高温条件下复杂的热/力/化学的多场耦合问题,从高温性能预报模型、高温响应求解方法和高温试验测试三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研究树脂基防隔热复合材料高温响应相关的热解动力学模型、材料高温热物性及力学性能演化表征方法、材料高温响应模型的求解方法以及表征材料高温响应的多种高温试验测试手段。对上述研究方法的发展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认识和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力响应分析方法,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对这类材料的防隔热性能和高温承载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