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航空   913篇
航天技术   217篇
综合类   108篇
航天   3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01.
为加强航空发动机的技术状态管理,对发动机技术状态标识的建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依据发动机工作分解结构,对技术状态项的确定、选取原则、在系统中的建立以及实现更改控制给出了指导性思路,该方法已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可以满足技术状态管理中对基线的控制要求,同时也为其他复杂工程系统研发过程中开展技术状态标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2.
采用改进的小波分解和重构算法与包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频率。改进的小波分解和重构方法避免了 Mallat 算法频率混淆的缺陷,通过对重构信号特定频带进行包络分析,更加准确地提取了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通过对无故障滚动轴承和内圈、外圈有故障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分析,说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诊断滚动轴承的故障,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某型航空发动机主轴承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03.
大多数昆虫的拍翼运动由平动挥拍与俯仰旋转动组合而成。本文采用二维平板翼模型对悬停拍翼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翼型平动及转动速度满足简谐运动规律,并且上挥下拍过程对称。在保持挥拍中期攻角40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俯仰速度或转动时间,采用DPIV(粒子速度成像仪)系统观测拍翼运动的流场涡结构,用测力天平测量模型翼升阻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转动阶段翼型升阻力的峰值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但整个拍翼周期内的平均升阻力变化不大;转速小时翼型升力的产生以攻角上仰升力机制为主,转速大时升力的产生以射流升力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904.
高超声速进气道隔离段反压的前传模式及最大工作反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均匀来流和有斜波入射(非均匀)情况下隔离段内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发现反压增加首先在隔离段出口形成激波串,出口压力不断增加,而隔离段内流动没有变化;进一步增加反压,直到隔离段出口附面层开始分离时,激波串开始往隔离段内移动,壁面压力自激波串第一道激波位置开始逐渐增加;反压继续增加,激波串在隔离段内不断地向前移动。分析了隔离段内激波串的流动特征,发现激波串是由系列“斜激波 附面层分离 加速降压”流动组合而成,激波串后的流动为掺混流动(掺混区)。提出了最大工作反压的概念,当反压等于最大工作反压时,激波串位于隔离段出口,波后附面层开始分离,反压的任何增加,激波串就会往隔离段内移动;当反压小于或等于最大工作反压时,隔离段出口为超声速流动。研究还发现最大工作反压比由零反压时隔离段出口平均马赫数唯一确定,马赫数越大,最大工作反压比越大。最大工作反压比数值可用D.E.Nestler的拟合式来计算。  相似文献   
905.
二维凹腔超声速流动的混合RANS/LES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enter的k-ω SST湍流模型构建了一种混合RANS/LES模拟方法,通过采用一个与到壁面距离相关的衔接函数将处理近壁区的SST模型过渡到处理主流区的Yoshizawa一方程亚格子模型.利用此方法对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凹腔的二维超声速流动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再现了二维凹腔剪切层的拟序结构,计算得到的凹腔自激振荡频率、时均统计的压力分布以及压力剖面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06.
抽吸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化成  梁德旺 《推进技术》2006,27(6):525-528
对在不同抽吸开孔率下,某典型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二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参数随抽吸开孔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抽吸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和再起动能力的影响,发现抽吸可以有效地降低进气道的起动马赫数,改善进气道的流动性能,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但降低了压比,且开孔率越大,上述变化越明显;同时还发现抽吸能够减小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迟滞回路曲线,大大降低进气道再起动马赫数,改善进气道再起动过程中的超压、超温问题。  相似文献   
907.
梁仕飞  矫桂琼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0):2216-2222
根据2.5维自愈合C/SiC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特点,基于界面开裂和基体开裂的损伤机理,分别建立了该材料经向和纬向拉伸的细观力学模型,进而得到了经向和纬向拉伸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应变曲线的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纬向应力-应变曲线的最大预测误差为9%,经向应力-应变曲线的最大预测误差约为10%,经向和纬向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同.该模型采用切线弹性模量和平均裂纹间距的方法,省去了以往模型复杂的应变计算过程,使模型得到简化,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908.
民机在飞行的各个阶段中,飞行员必须有清楚的视野,以便获得足够的信息去控制飞机的飞行,避免与其他飞机或障碍物相撞。本文基于CATIA二次开发技术,开发出自动生成驾驶舱视界图的程序,以确保驾驶舱视界满足标准视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9.
为解决运输机缝翼与挂架的干涉,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研究了几种解决缝翼与挂架干涉的方案。通过对每种解决方案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和研究,给出解决缝翼与挂架干涉问题的参考方法。对于上单翼飞机可以依据自身情况灵活选取解决方案,而下单翼飞机更适合将缝翼断开解决缝翼与挂架的干涉。  相似文献   
910.
郑茂繁  张天平  孟伟  李兴坤  梁凯 《推进技术》2015,36(7):1116-1120
为了满足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需求,在20cm氙离子推力器的技术基础上,对其性能进行扩展提升研究,将推力提高50%,使推力由原来的40m N提高到60m N。通过对离子推力器工作参数的分析与研究,确定了离子推力器60m N推力模式的工作参数,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性能扩展的20cm氙离子推力器推力提高到60m N,比冲提高到3500s,效率也提高到65%,并能够在40m N和60m N二种推力模式下工作。通过对2台推力器的组合,能够实现40,60,80,100,120m N五种推力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