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航空   1112篇
航天技术   271篇
综合类   113篇
航天   4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91.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是深空探测器导航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深空探测器的VLBI观测通常采用差分单程测距(DOR)信标和双差单程测距(Delta-DOR)测量体制,精确地测量深空探测器相对于河外射电源的角距.相位杂散是影响Delta-DOR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针对这项误差研究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噪声调制方式的新型...  相似文献   
892.
基于切换系统的变体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体飞行器变形过程的控制问题,将切换系统理论与多变量自适应控制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换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变体飞行器纵向短周期线性切换模型,描述了飞行器的整个变形过程;然后,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律,抑制了各类干扰和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实现了切换系统对参考模型的良好跟踪;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依赖驻留时间(MDDT)的切换控制律,保证了变体飞行器在变形切换过程中的稳定性,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证明了本文方法最终一致有界。仿真验证表明,在存在外部干扰和各类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本文方法能保证飞行器在变形过程中精确跟踪参考模型,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93.
以"嫦娥5T"地月合影图像作为基本数据,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相机指向校正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分析从合影图像中提取天体的形心坐标,然后构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算法估计相机的安装误差矩阵。该方法的典型优势是只需要利用单个相机对天体所成的单幅图像,便可快速确定相机指向。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得到相机指向误差估计值的偏差保持在1%度量级,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算法可以为实际工程任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4.
准确可靠的翼型气动性能预测对于飞行器的研制至关重要.在数值模拟技术日益工程化的今天,对通过风洞试验获得翼型气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翼型风洞试验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的技术路径,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对翼型静/动态性能测试技术、模型表面流动转捩探测技术以及翼型试验中洞壁干扰控制与修正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表明:1)翼型试验有其固有的特殊性,需对硬件条件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2)现代数据信号处理技术是翼型静/动态试验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3)对洞壁干扰的控制与修正方法仍需结合具体试验场景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895.
概述了CATIA软件有限元分析过程,应用虚拟部件简化舱门打开机构,使复杂的装配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简化为单个零件的有限元分析。在理想误差范围内,将CATIA软件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NASTRAN软件模拟结果比对分析,针对CATIA软件分析得到的应力集中数据,提出了供设计参考的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对结构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6.
秦利  闫莉莉  刘福才  梁波 《航空学报》2018,39(10):422070-422070
模块更换方式在轨加注任务面向不同类型的多个待加注目标与推进剂模块,过程中涉及航天器对接与分离、推进剂模块拆卸与组装等多种操作,研发时需要考虑系统中质量特性变化复杂,以及地面验证中存在的全周期、遍历性的任务级微重力模拟试验难以实现的问题。首先,针对地面调试良好时在轨加注空间操作臂系统可能被掩盖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一定参数范围下,任务执行过程中负载和基座质量特性变化对空间操作臂动力学特性和控制性能的影响。随后为实现对控制对象及环境改变的自适应性,基于惯性矩阵分解与重力载荷矩阵线性化,设计g的自适应律,并扩展系统状态变量,建立系统的Hamilton模型,进而基于能量函数整形与阻尼注入的无源性控制思想,设计预置镇定控制律,提出一种可对不同工况下的系统非线性实现自适应镇定的控制方案。最后,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7.
唐清君  陈厚磊  梁惊涛  蔡京辉 《航空学报》2018,39(Z1):722321-722321
随着空间机械制冷技术的迅速发展,空间脉冲管制冷机在80 K温区整机效率已经优于1 W/18 W(制冷量/输入电功)。针对中国航天未来微小卫星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展了空间微小脉冲管制冷机的研究,并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理化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宇航级微型脉冲管制冷机,80 K温区制冷量与重量比已经大于1.5 W/1 kg,制冷效率达到1 W/22.5 W(制冷量/输入电功),在轨设计寿命超过30 000 h,可以与中波红外320×256以下面阵探测器直接耦合。系统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微型脉冲管制冷机的研发过程,并给出了最新的研发结果。该制冷机除了可以实现给中波红外探测器制冷以外,还可以作为辅助热控手段,对220 K以下温区的载荷热控、载荷在轨气体多余污染物吸附等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98.
为了研究环境温湿度对低密度烧蚀材料施工窗口的影响,将低密度预混料在室内放置不同的时间后,再对其进行后续的灌注、固化、加工等处理,进而讨论基体黏度对烧蚀材料的宏观微观形貌及施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黏度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有拐点,拐点后环境温湿度对基体的黏度影响更加显著,温湿度越大,基体黏度增大越快;拐点前后灌注的低密度材料的密度、宏观形貌没有明显差别,但拐点前灌注的材料填料在树脂中分布均匀,树脂充分浸润填料,而拐点后灌注的材料填料分布不均匀,树脂不能充分浸润填料,存在孔隙。说明低密度预混料应在基体黏度拐点前进行灌注,环境温度湿度越大,施工窗口越短,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899.
针对离子推力器产品工作寿命及可靠性定量评估的难题,结合单工作模式LIPS-200离子推力器产品成熟度提升需求,通过寿命主要影响因素耦合分析,应用试验数据、数值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单工作模式离子推力器寿命及可靠性定量评估的可行技术途径:通过分析模型、验证试验和数值模型之间的不断迭代实现各失效模式对应磨损模型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900.
The Supersonic Transport (SST) program, proposed in 1961, first raised concern for the exposure of pregnant occupants by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SEP), and neutrons were suspected to have a main role in particle propagation deep into the atmosphere. An eight-year flight program confirmed the role of SEP as a significant hazard and of the neutrons as contributing over half of the galactic cosmic ray exposures, with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from neutrons above 10 MeV. The FAA Advisory Committee on the Radiob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ST provided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The more recent lowering of ICRP-recommended exposure limits (1990)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aircrew as "radiation workers" renewed interest in GCR background exposures at commercial flight altitudes and stimulate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Europe, Japan, Canada and the USA.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a High Speed Civil Transport (HSCT) required validation of the role of high-energy neutrons, and this resulted in ER-2 flights at solar minimum (June 1997) and studies on effects of aircraft materials on interior exposures. Recent evaluation of health outcomes of DOE nuclear workers resulted in legislation for health compensation in year 2000 and recent European aircrew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health outcomes bring renewed interest in aircraft radiation exposures. As improved radiation models become available, it is imperative that a corresponding epidemiological program of US aircrew be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