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2篇
  免费   12314篇
  国内免费   4108篇
航空   29357篇
航天技术   4030篇
综合类   1755篇
航天   7372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629篇
  2022年   1490篇
  2021年   1660篇
  2020年   1664篇
  2019年   1873篇
  2018年   2003篇
  2017年   2218篇
  2016年   1902篇
  2015年   2105篇
  2014年   1877篇
  2013年   2088篇
  2012年   2307篇
  2011年   2287篇
  2010年   2193篇
  2009年   2189篇
  2008年   2067篇
  2007年   1833篇
  2006年   1670篇
  2005年   1271篇
  2004年   1094篇
  2003年   783篇
  2002年   864篇
  2001年   684篇
  2000年   552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211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3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介绍了离散信号测量与控制在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自动测控系统中的重要性 ,给出了基于AT89C5 2单片机控制的离散信号测量电路的具体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2.
在激光跟踪三维坐标测量系统中,系统首先要经过标定,才可以进行实际测量。因此系统标定的准确度会直接影响系统最终测量准确度。为了提高标定准确度,提出一种新的标定方法,即利用直线法原理,在优化布局下,采用两路激光干涉仪测量出基点的三维坐标。仿真结果表明目标点相对于基点呈对称分布时,测得的基点坐标准确度比非对称分布时高6到7倍,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在该优化布局下的基点坐标。  相似文献   
163.
76°/40°双三角翼前缘涡破裂及其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显示结果表明,喷流能有效地推迟双三角翼前缘涡的破裂,且随着攻角的增大,前缘涡破裂位置逐渐推后,喷流极大地改善了大攻角情况下前缘涡的非对称破裂特性,能有效地克服可能出现的机翼的"摇滚"现象.另外,后缘喷流可以减弱乃至消除前缘涡混掺现象的发生,进而有利于飞行器的操纵.  相似文献   
164.
以对数字纳伏表的测试为例,详细介绍了一种运用LabVIEW编制直流低电压自动检定程序,采集测试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重点强调了在测控系统中运用LabVIEW编程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5.
介绍了一种活塞位移型体积管常数的测定方法、数学模型及其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并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实例和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66.
高速电路PCB板中电磁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实际经验 ,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 ,其次分析了高速电路PCB设计中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 ,最后提出了防止和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以及提高电磁兼容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7.
强场脉冲充磁退磁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充电电容器通过磁路瞬时放电产生强磁场的原理 ,选择回路参数可实现高矫顽力类永磁材料的充磁或者退磁 ,介绍了所研制的脉冲充磁退磁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8.
在风洞用电子扫描阀进行测压,研究了绕平板扰流片和锯齿扰流片分离流动的壁面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平板扰流片和锯齿扰流片均在上游x/h=-6处剪切层开始分离,并再附于下游x/h≈20的位置.锯齿扰流片横向位置的变化对壁面平均压力分布几乎没有影响,但通过锯齿槽流向的压力脉动一般大于通过锯齿尖点流向的脉动.从平均压力分布看,锯齿高度可以增加扰流片阻流效果,采用锯齿扰流片可以减小下游壁面压力的脉动.  相似文献   
169.
针对遗传算法运算速度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早熟收敛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对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算子以及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最佳保留选择策略、多算子交叉和变异,并且采用自适应变焦变异,改进后的交叉与变异操作,使算法始终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高了寻优最终结果的精确性。实验表明基于实数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R IGA)有效的改善了遗传算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0.
回顾了NIM4 #钟实现 5 μK冷原子云 ,74cm原子喷泉和 0 95Hz线宽Ramsey跃迁实验 ,报道了 9 19GHz微波锁定到铯原子秒定义跃迁 ,频率稳定性达到 (5 - 7)× 10 -15(15 0 0 0s)。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不确定度评估 ,可望不确定度进入 10 -15量级 ,建立我国新一代时间频率基准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