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91篇 |
免费 | 4078篇 |
国内免费 | 171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482篇 |
航天技术 | 2013篇 |
综合类 | 954篇 |
航天 | 36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9篇 |
2023年 | 371篇 |
2022年 | 894篇 |
2021年 | 964篇 |
2020年 | 889篇 |
2019年 | 744篇 |
2018年 | 797篇 |
2017年 | 937篇 |
2016年 | 670篇 |
2015年 | 813篇 |
2014年 | 700篇 |
2013年 | 776篇 |
2012年 | 912篇 |
2011年 | 959篇 |
2010年 | 868篇 |
2009年 | 904篇 |
2008年 | 835篇 |
2007年 | 769篇 |
2006年 | 781篇 |
2005年 | 585篇 |
2004年 | 494篇 |
2003年 | 321篇 |
2002年 | 325篇 |
2001年 | 261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航空发动机叶片柔性抛光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发动机叶片结构特点及其抛光工艺要求,为实现叶片型面及阻尼台自动化抛光,满足其型面及进排气边尺寸、粗糙度等质量要求,消除叶片型面波纹对抛光工艺的影响,对砂带柔性抛光工艺装备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抛光力控制的砂带柔性磨头抛光工艺方法,并对其抛光工艺过程、抛光力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叶片自动化抛光编程及抛光轨迹路径规划技术研究,最终实现发动机叶片高效柔性抛光工艺。抛光试验结果表明,柔性自动化抛光后叶片型面尺寸精度可达±0.06 mm,粗糙度低于Ra0.4,与传统手工抛光方法相比,大大提高其抛光效率及表面质量稳定性,降低劳动强度,且减少粉尘污染。 相似文献
193.
针对C/C复合材料中圆周沉积热解碳的消光特性,根据四分之一象限光强法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曲线极值变化的热解碳消光角计算机测量方法。开发了一种动态模版匹配算法以修正图像采集中产生的目标位置偏移,并通过图像序列纤维截面形状校正解决了纤维倾斜截面的灰度信息提取问题。此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C/C复合材料消光角的计算机测量,且同时适用于纤维垂直截面及倾斜截面的情况。测量结果符合四分之一象限光强法的原理,与目测结果之间的误差位于1°~2°以内,随着热解碳内部微观结构原子排列的有序度及热解碳粒子间的夹角增加,消光十字分叉现象愈加明显,偏光图像纹理复杂程度增加,肉眼观测干扰增大,观测值与测量值之间的误差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94.
195.
现代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中由于作动器速率饱和产生的突然的附加相位滞后以及系统操纵增益的降低是触发非线性PIO的主要原因,对此通常采用相位补偿的方法进行抑制。为研究抑制器的抑制效能,建立了非线性的人机闭环系统模型。在分析基于前馈结构的DASA抑制器频域特性及其相位补偿能力的基础上,采用离散俯仰跟踪任务与正弦跟踪任务在时域内仿真研究了抑制器对PIO的抑制效能,结果表明该抑制器可以抑制非线性PIO。最后在地面飞行模拟器上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DASA抑制器可以改善飞机飞行品质,能用于PIO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6.
基于演化、资源和知识的视角,提供了分布式创新中技术开发背景下技术知识整合的分析框架。从三个视角研究分布式创新要素,阐述了知识、知识转移和执行之间的结构关系,为企业整合知识资源,提高分布式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7.
零净质量射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零净质量射流致动器的流场和有零净质量射流时翼型的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动网格与几何守恒率、边界条件、湍流模型对零净质量射流致动器流场计算的影响,分析了零净质量射流的速度幅值和驱动频率对翼型增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计算中可以对能动部件的边界作赋值处理;随着射流速度幅值的增加,翼型的平均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都要增加;射流频率对升力的影响呈非线性. 相似文献
198.
基于经济损失的航班延误恢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航班延误的恢复调度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恢复模型,模型考虑了航班延误的延误时间,还考虑了不同机型对航班延误经济损失造成的影响。构造了基于免疫机制的免疫遗传算法来求解模型,此算法保留了标准遗传算法随机全局并行搜索的特点,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避免了未成熟收敛。用实际的航班信息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的模型和算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9.
200.
本文从惯性机电元件设计技术、支承技术及加工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惯性机电元件发展趋势,指出惯性机电元件正向小型化、高功率密度化、长寿命、无接触及微机械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