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3篇
  免费   3931篇
  国内免费   1697篇
航空   10979篇
航天技术   2103篇
综合类   1040篇
航天   3889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886篇
  2021年   928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758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972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860篇
  2014年   782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991篇
  2011年   1051篇
  2010年   951篇
  2009年   966篇
  2008年   900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821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飞机的噪声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大型飞机起降阶段,增升装置作为主要的机体部件,其辐射出的噪声量级已经占据飞机总体噪声的很大一部分,是未来飞机能否进一步降低噪声达到适航标准的关键性因素。针对增升装置多段翼型30P30N的气动噪声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在北航D5气动声学风洞中开展,使用Kevlar布和穿孔板对实验段进行了气动声学改造,以满足透声不透气的气动声学实验要求。通过远场传声器和麦克风阵列测量得到30P30N模型的远场气动噪声特性和定位主要声源位置,引进小波变换的信号分析方法得到噪声的时频特性,全面揭示多段翼型的气动噪声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967.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迎角超过临界值后,机翼上表面原本附着的气流开始发生大面积分离,此时升力系数随着迎角的增大反而下降,这种现象称作失速。当飞机失速时,操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是一种危险的飞行状态。某民用支线飞机在试飞中发现失速特性主要受滚转失速的影响,在达到最大升力系数之前就出现了不可接受的失速特性,失速进入过程中,副翼操纵效率降低较快,快接近失速时飞机出现急剧的滚转。涡流发生器在民机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改善机翼的流动分离从而提高失速特性,并且有改动小、可行性高等优点。拟通过在机翼上表面安装涡流发生器的方法来改善某民用支线飞机的失速特性。利用数值计算等方法设计出涡流发生器的位置、高度、偏角以及数量等参数。通过低速高雷诺数风洞试验来验证涡流发生器的实际效果,最后得出几种效果可观的涡流发生器方案。  相似文献   
968.
飞机在进行地面转弯过程中,机场道面不平、侧风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主起落架转向轮的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不符,引起前轮转角和两侧主轮转角关系不匹配,增大轮胎侧向力,主起落架受到的扭矩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侧主轮独立控制的飞机地面转弯控制策略和基于内侧主起落架转向轮为主导对象,外侧主起落架转向轮为从动对象的主从控制策略以及实时转弯角度控制算法。建立基于弹性轮胎的飞机地面转弯模型,计算飞机地面转弯时的主起落架总扭矩。通过MATLAB设置不同主轮转角偏差,对两侧主轮的独立控制策略和主从控制策略下的主起落架总扭矩进行对比,发现前者能更有效降低飞机主起落架扭矩,增加飞机地面转弯安全性以及减小起落架设计难度。  相似文献   
969.
碳纤维具有多晶多相特性,为了研究微晶结构特性对热导率的影响,本文通过XRD对碳纤维的微观特征结构参数的表征,对导热性能与微观特征结构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热导率随着石墨微晶的基面宽度(La)、堆砌厚度(Lc)和平均堆垛层数(N)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孔隙率(Vp)的增大而降低。基于Raman图谱的分峰拟合信息,对碳纤维的石墨化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碳纤维的石墨化度越大,热导率越高。  相似文献   
970.
对牌号为Au80Sn20的金锡焊带材料在208~423 K的电阻率及热导率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多芯片组件(MCM)中的传热效果进行了评估。分别对材料在208~423 K中5个温度点的电阻率及4个温度点的热导率进行了测试,基于理论模型建立电阻率/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最终采用模拟热扩散数值方法评估材料在高温下的传热能力。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函数模型后,金锡焊带材料在208~423 K下热导率与电阻率的关系符合测试结果,随芯片表面温度的边界条件从208 K升高至423 K,采用变温热导率模型得到的热流密度模拟计算结果相比理想化恒定热导率模型的差异性逐渐升高至5.5%。综上,金锡焊带材料热导率与电阻率的关系符合Wiedemann-Franz法则修正后的Smith-Palmer方程,在该材料传热设计时应考虑其热导率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