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172篇 |
免费 | 15845篇 |
国内免费 | 375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2578篇 |
航天技术 | 4752篇 |
综合类 | 2126篇 |
航天 | 83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3篇 |
2024年 | 884篇 |
2023年 | 1226篇 |
2022年 | 1978篇 |
2021年 | 2120篇 |
2020年 | 2038篇 |
2019年 | 2117篇 |
2018年 | 2242篇 |
2017年 | 2506篇 |
2016年 | 2041篇 |
2015年 | 2209篇 |
2014年 | 2037篇 |
2013年 | 2234篇 |
2012年 | 2449篇 |
2011年 | 2391篇 |
2010年 | 2271篇 |
2009年 | 2300篇 |
2008年 | 2089篇 |
2007年 | 1970篇 |
2006年 | 1834篇 |
2005年 | 1368篇 |
2004年 | 1170篇 |
2003年 | 899篇 |
2002年 | 850篇 |
2001年 | 729篇 |
2000年 | 589篇 |
1999年 | 421篇 |
1998年 | 261篇 |
1997年 | 224篇 |
1996年 | 157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93篇 |
1992年 | 138篇 |
1991年 | 314篇 |
1990年 | 265篇 |
1989年 | 294篇 |
1988年 | 208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32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为了分析缝槽平板振动气膜冷却传热规律,采用基于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和Detached-Eddy Simulation(DES)的CFD动网格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振动频率、不同振幅、不同吹风比及剪切涡结构振动的绝热壁面有效温比。结果表明:(1)在低频(f=100Hz)下,振动有利于提高换热面绝热壁面有效温比;但在高频(f=10kHz)下,振动降低了换热面绝热壁面有效温比。(2)相比频率,振幅对绝热壁面有效温比影响更大;在中频(f=1kHz)下,振动绝热壁面有效温比小于稳态绝热壁面有效温比;不同吹风比(M=0.7,1.2,1.9)对绝热壁面有效温比影响趋势基本一致。(3)相比基于RANS的振动仿真方法,基于DES的振动仿真方法能更详细地模拟混合层剪切涡结构流场信息,能更好地反映剪切涡结构对壁面换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3.
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是航天器构型布局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型在轨变构型航天器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工作量大、出错率高、遮挡率无法量化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敏感器第一视角的视场遮挡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第一视角图像蒙版及图像映射,模拟方锥形、圆锥形、球形等各类敏感器视场,通过逐个像素比对,计算视场遮挡率和遮挡方位。使用此方法建立了空间站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系统,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视场遮挡分析效率和准确率,并且为机构类部件运动过程对敏感器视场遮挡的分析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24.
925.
采用SSTk-ω二方程湍流模型,通过解耦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实现对巡飞器无舵偏情况下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对巡飞器低雷诺数绕流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其在无舵偏情况下气动特性随迎角、侧滑角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巡飞器采用充气式机翼后,具有很好的失速性能与较好的大迎角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6.
927.
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两年制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实施两年制改革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搞好两年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28.
929.
针对现有惯导正交配置方案在高海况下存在可靠性不高以及导航误差随时间累积快的问题,提出一种四陀螺冗余配置的单轴旋转捷联惯导新方案。通过器件级冗余技术,依据冗余数目等同时可靠性最大,导航特性更优的原则,设计了一种四陀螺圆锥垂向对称配置方案。以此为基础,考虑单轴旋转调制转轴垂直方向上器件误差的优势,提出将冗余配置和单轴旋转调制相结合的冗余式单轴旋转捷联惯导技术,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惯导系统可靠性较传统无冗余方案提升75%,定位精度较无旋转调制方案提升26%。新方法能够实现可靠性和精度的综合提升,且配置结构体积增加不多,安装方便,工程实现性较强。 相似文献
930.
硝酸酯增塑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推进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 )软段中引入聚乙二醇 (PEG) ,以改善与硝酸酯的混溶能力。通过控制 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 ,可使硝酸酯与 TPU的混溶比大于 4。采用溶剂法挤压成型工艺成功地制成了硝酸酯增塑的 TPU推进剂。此类推进剂的理论比冲为 2 598N· s/kg~ 2 648N· s/kg,燃烧性能优良 ,空白配方的压力指数为 0 .36,常、低温力学性能优异 ,可为硝酸酯增塑 ,加工温度较低。该推进剂是一个可以实现以挤压工艺生产的复合推进剂新品种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 ,对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