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60篇 |
免费 | 1237篇 |
国内免费 | 42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947篇 |
航天技术 | 2096篇 |
综合类 | 552篇 |
航天 | 18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206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237篇 |
2017年 | 241篇 |
2016年 | 179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258篇 |
2013年 | 284篇 |
2012年 | 285篇 |
2011年 | 379篇 |
2010年 | 380篇 |
2009年 | 401篇 |
2008年 | 398篇 |
2007年 | 303篇 |
2006年 | 256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229篇 |
2002年 | 236篇 |
2001年 | 208篇 |
2000年 | 190篇 |
1999年 | 200篇 |
1998年 | 174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74篇 |
1994年 | 162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89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126篇 |
1984年 | 87篇 |
1983年 | 81篇 |
1982年 | 67篇 |
1981年 | 117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26篇 |
1975年 | 39篇 |
1972年 | 3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飞行器雷达罩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详细分析了飞行器雷达罩设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雷达罩结构参数求解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方法。考虑到雷达罩的安全使用要求,分析了雷达罩防雷击部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设计方法,给出了防雷击部件布置的经验公式。同时还研究了用于飞行器雷达罩金属部件的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机理,以及吸波材料电性能设计原理和基本布置准则 相似文献
112.
针对航空电作动系统用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的方案寻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航空作动系统的特点和性能要求得出电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电机的电磁和热路模型,得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解析方程.其中,在电磁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采用解析方法得到气隙磁密和反电势系数表达式;在热路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采用Bertotti分立铁耗法计算铁心损耗,并利用热路法求解电机各部分的温升.通过遗传算法对电机重量全局寻优.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电机重量减小了13.3%,验证了该优化设计和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3.
两类空间目标的非参数姿态判别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详细分析空间轨道目标窄带雷达特性的基础上,利用非参数统计学的随机游程检验理论对空间目标的稳定方式进行判别,从而实现对绕质心旋转和非旋转这两类目标的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114.
115.
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载人航天器在轨飞行可靠安全的要素之一。文章研究了应用混合型功率调节技术的电源系统放电调节器的建模方法,获得了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放电调节器稳定性的因素,表明系统中存在过大的延迟会使系统的稳定性大幅降低甚至造成不稳定,地面试验结果验证了此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6.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a need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of predicting the reliability of small thrust liquid rocket engines with a flow section mad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under actu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their successful practical use in the propuls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17.
针对新型航空发动机管路连接副,研究了其在安装过程和松动过程中的接触特性。首先,将连接副的安装-松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对这3个阶段的摩擦力和接触压力进行了解析推导,分析了摩擦力和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然后,建立了管路连接副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非线性瞬态分析。最后,基于施加位移载荷的方法模拟了连接副的安装和松动过程,研究了接触面的滑移量、接触压力、摩擦力和接触压应力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不同预紧力对连接副接触压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动过程在滑移点前后可以分为2个阶段,这2个阶段中接触面的接触特性有明显区别;连接副接触面的接触特性只与接触面参数和预紧力大小相关,与管径、材料等其他因素无关。本文研究的安装与松动过程中接触特性变化规律在工程上可以指导新型管路连接副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18.
采用热等静压技术及旋转电极粉,采用预合金粉粉末冶金工艺开展了粉末耐热钛合金TC11(Ti-6.5AJ-3.5Mo-1.5Zr-0.3Si)制备技术研究,研制出了全致密粉末TC11合金,通过热处理工艺研究优化粉末TC11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用SEM观察了旋转电极粉末形貌,对室温及高温(550℃)拉伸性能及弹性模量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粉末TC11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与同批次TC11锻棒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特殊模具成形,开展了粉末TC11构件近净成形技术的研究,实现了整体大尺寸、带网格加强筋的薄壁粉末TC11合金航天飞行器舱体件近净成形,且未检测出内部缺陷.研究结果表明,粉末TC11合金具有与锻造材料相当的拉伸性能,而弹性模量更优,其金相组织均匀细致,形成了网篮组织,并有围绕其分布的等轴α.粉末TC11合金及合适的近净成形技术可在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轻质耐热航天飞行器构件制备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9.
120.
航天飞行器中舷窗温度场及换热的研究:外部界面处于第三类非线性边界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控制容积法,光线踪迹法结合谱带模型,研究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舷窗硅玻璃的非稳态复合换热。文章给出了界面S_2处于第三类非线性边界条件下,舷窗硅玻璃内部的温度场和进入机舱内部的热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如不考虑硅玻璃内部的辐射作用,对温度场影响不太大,但对进入机舱内的热流密度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