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航空   743篇
航天技术   366篇
综合类   93篇
航天   3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01.
基于卫星监视几何精度因子的UDRE值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星基增强导航系统(SBAS,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通过向用户提供用户差分距离误差(UDRE,User Differential Range Error),来保证广播星历和星钟改正数的精度并增强用户的完好性性能.给出了一种用于主控站的UDRE计算方法,提出了卫星监视几何精度因子(SSDOP,Satellite Surveillance Dilution of Precision)的概念.基于UDRE和SS-DOP的表达式,通过数学推导发现UDRE受到SSDOP和限制因子的影响,而限制因子可以用其统计平均值0.7438来替代,建立了由SSDOP估计UDRE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利用SS-DOP估计出的UDRE值,其误差不超过0.8 m,能够反映出当前卫星UDRE的特性,可以作为用户在无法接收完好性信息时快速推算UDRE的一种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动量轮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知周  张锐  朱振才  梁旭文 《航空学报》2010,31(8):1614-1621
 动量轮作为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关键执行部件,对其故障检测对维持卫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动量轮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在建立动量轮线性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把动量轮的故障检测作为时变参数系统的跟踪来处理,将动量轮的模型参数作为扩展的状态空间中的状态量,使得动量轮物理模型参数与状态空间中的状态量有对应关系,通过在扩展了的状态空间上采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完成时变参数的跟踪。然后,将离散空间的状态量变换回连续空间中,利用物理参数与状态量的对应关系,实现对动量轮物理参数的跟踪。此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为系统的物理参数提供了定量的估计值,为进一步诊断故障原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值仿真表明,此方法能够通过同时检测多个故障参量,实现故障的检测并满足卫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3.
基于高斯伪光谱的星际小推力转移轨道快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海滨  崔平远  徐瑞  乔栋 《宇航学报》2010,31(4):1005-1011
针对星际小推力转移轨道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高斯伪光谱配点的快速优化 算法。首先,基于归一化的改进春分点根数建立了星际小推力转移轨道的优化模型;然后, 采用高斯伪光谱配点策略对优化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推力方向限制和天体星历分别作为路 径约束和事件约束,将轨道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大规模多约束参数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 基于高斯伪光谱的配点特性,推导出性能指标和约束方程的解析雅可比矩阵,保证了雅可比 矩阵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最后,以利用太阳能电推进探测火星和水星为例,对所给算法进 行了数值验证。数值结果表明:高斯伪光谱方法可有效用于星际小推力轨道的优化问题,并 且与数值差分相比,解析的雅可比矩阵算法可提高计算效率67.78%。
  相似文献   
104.
喷雾冷却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航天器热排散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紧凑式喷雾冷却系统,并分别对该喷雾冷却系统中的发热壁面、蒸汽冷凝器及液体冷却器三个主要部件建立传热模型,编制喷雾冷却系统传热特性仿真程序。利用该仿真软件,研究了壁面加热升温过程的系统运行特性及蒸汽冷凝器冷凝水流量对喷雾冷却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该工作对理解喷雾冷却的系统运行特性及下一步的工程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一种基于可靠性数学的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统可靠性预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系统可靠性与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电磁干扰"三有限"和可靠性"三规定"的电磁兼容性预测方法。初步建立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指标和性能降级的准则,给出包括串联、并联、混联等几种典型的系统电磁兼容预测模型和预测方法,最后得出基于可靠性预计理论的系统级电磁兼容预测公式,进而为预测电磁兼容性奠定了条件。采用所提方法对某军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级的电磁兼容性预测,预测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复杂约束下航天器姿态机动路径规划问题,首先描述和分析了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面临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约束、有界约束、姿态指向约束,把姿态指向约束利用非凸二次型进行表述;其次从能量最优角度出发,将该约束机动问题归纳为非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问题;然后引入线性松弛技术,将该问题转化成双线性规划问题,求出其中一个变量的凸包络和凹包络,降低求解复杂度,从而求出原问题的一个线性松弛。同时为了提高求解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评价函数的迭代规划算法,利用线性松弛求出的解作为初值,通过评价函数进行迭代规划,最终求出原问题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复杂的姿态约束,得到全局姿态优化路径,而且能够降低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07.
赵冬冬  赵国胜  夏磊  方淳  马睿  皇甫宜耿 《航空学报》2021,42(7):324659-324659
燃料电池因其高效、无污染、噪声小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有潜力的无人机(UAV)用动力源,燃料电池阴极供气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决定燃料电池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针对无人机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供气系统,首先,考虑外界温度、压力、空气密度以及雷诺数等随高度变化的参数,建立了跨高度离心空压机模型并分析了其在不同高度下的工作特性,基于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特征构建了高速空压机驱动电机模型。其次,通过计算燃料电池阴极氧气和氮气的动态分压获取了PEMFC电堆输出电压。设计了基于分数阶PIλDμ的过氧比和阴极气压控制方法,驱动电机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MPC)实现快速的转矩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可在无人机跨高度运行条件下实现过氧比的快速调节,同时维持阴极气压稳定,满足燃料电池阴极供气需求。  相似文献   
108.
超流体物质波干涉陀螺仪的噪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郑睿  刘建业  谢征 《航空学报》2013,34(4):902-908
 陀螺仪的精度与其噪声密切相关,为开发新型高精度的超流体物质波干涉陀螺仪,必须对其噪声进行系统研究。根据超流体陀螺噪声产生的机理,分析了该陀螺噪声的来源,并把超流体陀螺的噪声类型归纳为:热、锁定值波动、温度波动、频率波动和检测元件等。在建立了各噪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超流体陀螺通用的参数,对其噪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噪声与陀螺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相关,与被测角速度无关;锁定值波动噪声只与结构参数相关;其他噪声与结构参数、工作参数和被测角速度都相关;检测元件、频率波动和锁定值波动噪声是构成超流体陀螺输出噪声的主要因素;在角速度变化量的范围内,超流体陀螺的输出噪声非线性变化,在1 Hz的带宽下,其变化范围为-7到-6次方的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9.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未来船舶,特别是军用舰船的发展方向.为了保障作为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原动机的燃气轮机,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必须研究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确保其运行的高效率和高冗余,需要研究其在大冲击、大功率负载突变运行环境下的解决方案,研究在舰船电力系统孤网运行条件下的综合控制技术.对系统集成、抗冲击、大功率负载变化对燃气轮机影响和发电综合控制等4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国内外的发展以及技术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Given the severe effects of the ionospher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signals, single-frequency (SF)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users can only achieve decimeter-level positioning results. Ionosphere-free combinations can eliminate the majority of ionospheric delay, but increase observation noise and slow down dual-frequency (DF) PPP convergence.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regional ionosphere modeling and rapid convergence approach to improve SF PPP (SFPPP) accuracy and accelerate DF PPP (DFPPP) convergence speed. Instead of area model, ionospheric delay is modeled for each satellite to be used as a priori correction. With the ionospheric, wide-lane uncalibrated phase delay (UPD) and residuals satellite DCBs product, the wide-lane observations for DF users change to be high-precision pseudorange observations. The validation of a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CORS) network was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approach considerab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SFPPP. For DF users, convergence time is substantially re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