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航空   1267篇
航天技术   387篇
综合类   197篇
航天   4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一种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及其玻璃布层压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二胺型苯并噁嗪(BOZ-M)与F-51环氧树脂和线性酚醛树脂共混,得到改性BOZ-M玻璃纤维增强层压复合材料基体树脂(BEP),并制备了相应的浇注体和E玻璃布层压板,采用DSC,DMA,TMA等手段考察其固化行为、尺寸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等,并采用SEM研究其浇注体断面形貌结构.结果表明,与BOZ-M相比,改性树脂BEP...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辐射加热设备的开发及运用情况.设备包括0-150 kW的石英灯加热器,试验舱,真空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在辐射加热设备上对低密度隔热材料在不同低压下的隔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所用模型横截面积为100 mmx100 mm,最长运行时间2000 s,低密度隔热材料的表面温度高达1000 K,试验舱最低压力为10 Pa.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热固性聚酰亚胺胶黏剂KHPIA-S制备了聚酰亚胺胶膜,系统研究了胶膜的厚度以及表面处理剂对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粘揍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制备的聚酰亚胺胶膜具有优异的高温粘接性能,在320℃下对不锈钢试片粘接的剪切强度超过11 MPa,对蜂窝夹层结构粘接的平拉强度最高可达2.1 MPa.  相似文献   
994.
虚拟桌面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环境与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相互分离,为了实现用户可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远程维护和管理,同时在节约计算机系统管理成本、降低设备功耗和提高可管理性方面,虚拟桌面技术能够很好满足这些需求。主要分析虚拟桌面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及解决方案,并对虚拟桌面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5.
开发一种基于PMAC运动控制卡的渐进成形数控系统,它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移植性.介绍了该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详述通过VC++6.0MFC开发数控系统上位机软件的方法.为了解决在高速加工复杂轨迹时容易出现的工件过切和机床异常振动的问题,引入了一种实时的进给速度前瞻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某航天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分析和讨论了复杂作业模式下车间生产的调度问题,并根据实际的业务流程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自动调度与人工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最后采用实例对调度结果进行了验证.事实证明,这种调度机制可以同时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环火星探测器的运动规律,就要构造环火星探测器的轨道分析解,这会涉及2个火星自然卫星的分析历表,因而需要首先构造它们的轨道分析解。由于火星与地球类似,参照建立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摄动解的方法,构造火星自然卫星轨道的摄动分析解,分离出短周期项,即可给出所需要的历表计算公式。将其与JPL网站上提供的历表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以及构造轨道摄动解的方法均有效,能够达到期望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8.
根据摄动理论,提出一种使用最小能量法的区间贝齐尔曲面逼近有理曲面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恰当的范数,可以对摄动曲面以较多的限制,并通过实例演示了该方法的应用。实验可以与细分技术相结合,得到有理曲面的分片区间多项式的逼近。  相似文献   
999.
发生风雨激振拉索表面水膜形态数值分析和实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Lemaitre斜拉索表面水膜风致形变解析算法,对数学模型中拉索运动方程进行修正,使其能计入拉索风致运动对表面附着水膜形态的影响,通过差分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拉索表面水膜在重力、表面风压、表面摩擦力、表面张力作用下的形态变化,得到拉索发生风雨激振时表面水线的运动规律及形态变化.采用超声波探测仪对拉索表面水膜进行动态测量,实时获得拉索风雨激振形态下表面水膜动态响应数据,通过与水膜运动数值算法结果进行对比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圆截面斜拉索风雨振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000.
We present a review on the interplanetary causes of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s (Dst≤−100 nT), that occurred during solar cycle 23 (1997–2005).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most common interplanetary structures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nse storms were: magnetic clouds, sheath fields, sheath fields followed by a magnetic cloud and corotating interaction regions at the leading fronts of high speed streams. However,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ach of those driving structures has been shown to vary with the solar cycle phase. Superintense storms (Dst≤−250 nT) have been also studied in more detail for solar cycle 23, confirming initial studies done about their main interplanetary causes. The storms are associated with magnetic clouds and sheath fields following interplanetary shocks, although they frequently involve consecutive and complex ICME structures. Concerning extreme storms (Dst≤−400 nT), due to the poor statistics of their occurrence during the space era, only some indications about their main interplanetary causes are known. For the most extreme events, we review the Carrington event and also discuss the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and space era extreme ev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unspot and Gleissberg solar activity cycles, highlighting a discussion about the eventual occurrence of more Carrington-type st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