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198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8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某型座舱透明件,提出一种合理的数学建模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对透明件的角偏差计算进行推导。设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利用角偏差及其增量对某型座舱透明件的光学性能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光学性能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设计目标函数,不断优化透明件的脊线外形,以提高光学性能。结果表明:修整透明件的脊线外形,能够有效提高座舱透明件的光学性能;适当放大设计域,则优化效果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72.
大型客机后缘襟翼滑轨整流罩气动外形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客机后缘襟翼机构伸出机翼下表面会带来气动损失,必须设计相应整流罩。整流罩的外形尺寸对气动力影响较大,会直接影响飞机的气动特性。设计整流罩时应该遵循整流罩外形设计要求,使其引起的高速巡航阻力尽可能小。在查阅相关文献、对比研究大量整流罩图片、分析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中NURBS曲面曲线描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详细的大型客机后缘襟翼滑轨整流罩外形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满足整流罩包裹住机构、减小气动损失等基本要求的同时,缩短了整流罩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73.
为掌握某型涡轮叶片内流通道不同出流位置的流量分配比例对该通道压力系数分布的影响规律.对该通道进行合理简化并根据相似原理,采用几何放大模型,在通道进口雷诺数Re=2.7×10^4~3.4×10^4的条件下,研究出流孔一、出流孔二及出流孔三5种不同流量分配情况的通道压力系数分布,结果表明:三处出流位置流量分配的变化对第一通道压力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对第二和第三通道的压力系数有明显影响;减小出流孔一、出流孔三流量分配比例以及增加出流孔二的流量分配比例会使通道压力系数整体较低;增加出流孔三流量分配比例使第三通道压力系数整体较高且沿流程下降趋势缓和.  相似文献   
74.
通过数值方法对完纯导电平板,两面角反射器等典型几何体低频雷达散射截面进行计算,并与已有的高频解相比较。计算分析表明:①随着平板、两面角的电尺寸减小,其RCS随方位的变化曲线逐步变得平坦;②随着平板、两面角的电尺寸减小,其RCS(dB/λ^2或dBsm)是逐步下降的;③随着电尺寸的减小,平板目标在不同极化状态下RCS的区别趋于明显;④虽然平板和两面角形状区别较大,但在较低频率下,当它们的电尺寸口径面  相似文献   
75.
热空气中硼粒子燃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澍  冯喜平  林志远 《固体火箭技术》2011,34(2):225-228,246
针对硼粒子在热空气中的燃烧,以Mohan G和Williams F A提出的燃烧模型为基础.对较大粒径(d>35 μm)采用扩散燃烧火焰模型.对较小粒径(d<35μm)采用扩散和化学动力学控制模型,应用数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硼粒子燃烧规律,得出了热空气中硼粒子半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压强、温度等参数对硼粒子燃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以泡沫镍板为基材,通过粉末包埋法渗铬,制备出网状镍铬电热合金,并通过快速寿命实验对其在真空中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粉末包埋法渗铬能获得成分均匀,具有高表观电阻率的网状Nicr20(质量分数)电热合金;在真空压强优于5×10-2Pa,功率20W下,网状Nicr20电热合金经过25000次通断电寿命实验后其室温...  相似文献   
77.
碳纤维复合壳体用基体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碳纤维缠绕用基体环氧树脂的种类、选择原则及适于碳纤维缠绕用基体树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8.
The Moon and the moons of Mars should be extremely quiet seismically and could therefore become sensitiv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s, if instrumented properly. Highly sensitive displacement sensors could be deployed on these planetary bodies to monitor the motion induced by gravitational waves. A superconducting displacement sensor with a 10-kg test mass cooled to 2 K will have an intrinsic instrument noise of 10−16 m Hz−1/2. These sensors could be tuned to the lowest two quadrupole modes of the body or operated as a wideband detector below its fundamental mode. An interesting frequency range is 0.1–1 Hz, which will be missed by both the ground detectors on the Earth and LISA and would be the best window for searching for stochastic background gravitational waves. Phobos and Deimos have their lowest quadrupole modes at 0.2–0.3 Hz and could offer a sensitivity hmin ? 10−22 Hz−1/2 within their resonance peaks, which is within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from the goal of the Big Bang Observer (BBO). The lunar and Martian moon detectors would detect many interesting foreground sources in a new frequency window and could serve as a valuable precursor for BBO.  相似文献   
79.
大型飞机翼面载荷测量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使用中作用在飞机上的载荷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但在飞机设计阶段,主要是在理论计算和风洞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飞机的设计经验进行修正、确定结构设计载荷.修正过程的理论计算和风洞试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考虑到影响飞机载荷的所有因素,由它们得到的结果是否合理,最终必须根据真实飞行试验测得的载荷和飞行参数,外推到设计载荷并重新校核结构强度,并进行载荷设计方法的验证等.  相似文献   
80.
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口面参数选择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姝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5,26(3):268-275
为了提高飞行器的隐身性能和降低其迎风阻力,采用具有平面腹部的低雷达截面外形机身与埋入式进气道的组合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但迄今尚未有成熟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可供借鉴,为此对平面埋入式进气道口面参数进行了组合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口面参数的选择来改善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组口面参数设计了一梯形进口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方案,并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进口侧棱决定了所产生的卷吸涡的强度,而前唇口导流角决定了进口段的横向压力梯度,两者均是驱动主流进入进气道内部的关键因素,为此对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均有着重要影响;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对进气道出口总压高低压区的分布起着调节作用,为此可以作为控制周向畸变指数的一种辅助措施。(2)合适的口面参数能明显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选取23°导流角、4°侧棱角以及30°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组合进行了方案设计和风洞试验验证,在Ma0=0.7,α=-2°~8°,β=0°~2°的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在0.920~0.952之间,周向畸变指数在1.142%~2.237%之间,达到了实用水平。(3)研究范围内,攻角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而小角度侧滑时对出口流场畸变的影响不大,不仅未下降,反而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