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航空   949篇
航天技术   340篇
综合类   202篇
航天   4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随着武器装备向信息化、体系化加快发展,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生成模式加快转变,对装备试验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云装备试验数据中心,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试验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价值,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集成管理和挖掘分析,对武器装备试验机构建设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将数据优势有效转化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为形成基于信息体系的核心军事能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82.
Radar target probing and measurement are challenging tasks for Radio Frequency Simulation (RFS) with pulse radar signal. Due to the long-time duration of pulse radar signal and the limited space of anechoic chamber, the reflected signal returns before pulse radar signal is fully transmitted in RFS. As a consequence, the transmitted and reflected signals are coupled at the receiver. To handle this problem, the Interrupt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TR) experiment system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by dividing the pulse radar signal into sub-pulses. The target echo can be obtained by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the sub-pulses intermittently. Furthermore, the principles of ITR are discussed and the target probing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with the ITR system.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TR system can overcome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reflected and transmitted signals. Based on the target probing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of pulse radar target probing and measurement can be verified in RFS with the ITR system.  相似文献   
983.
吴楠  毛威  沈岩  胡鹏  扈延林 《推进技术》2019,40(11):2626-2632
为了研究霍尔推力器通道壁面溅射腐蚀对于推力器寿命的影响,针对霍尔推力器通道壁面溅射腐蚀演化过程,建立了预测推力器腐蚀形貌的半经验模型。该模型根据试验测量形貌数据,反推离子源模型,结合腐蚀速率公式,对霍尔推力器的壁面形貌进行演化预测。分别以SPT-100,T-220及KM-45短时间的壁面形貌作为输入条件,对不同功率量级推力器的壁面腐蚀过程、预测误差和腐蚀速率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10kW级T-220,1kW级SPT-100以及百瓦级KM-45推力器,壁面形貌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65%,2.88%和3.64%。推力器壁面形貌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基本一致,该模型可用于霍尔推力器壁面形貌预测以及寿命预估。  相似文献   
984.
根据燃气排导系统内两相流场的分布特点,利用可压缩雷诺 N-S平均方程对流场进行计算。湍流模型采用标准 k-ε二方程模型,采用颗粒轨道模型对颗粒相进行模拟,利用 FLUENT就发射高度及燃烧室压强对三维流场参数分布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为优化发射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5.
风洞试验现场,特别是大型连续式风洞试验现场的电磁环境非常恶劣,而风洞实验中的测量信号又是毫伏级的微弱信号,采用传统测量方式难以克服恶劣的电磁环境对测量系统的干扰。对于运动物体或无法布线的试验环境进行参数测量时,传统测量方式完全不起作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风洞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和无线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ZIGBEE技术实现了风洞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和基于该网络的无线测量模块。极大地增强了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风洞试验的精细化程度,降低了测量系统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986.
叶顶间隙对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由磨损、机械损伤等因素造成的动叶叶顶间隙变化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以某已知参数的1.5级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NUMECA软件分别对不同大小的均匀及非均匀间隙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背压条件,设定均匀及非均匀情况下不同的叶顶间隙值,模拟了变工况下压气机的气动性能,绘制了压气机流量特性线;同时分析了不同叶顶间隙对内部流场及流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叶叶顶间隙增大时压气机的效率、压比等出现了衰退,且不同间隙情况对性能衰退程度的影响也不同,这对压气机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7.
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设计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旋特征线理论求解壁面压力分布可控的内收缩基准流场,再结合流线追踪,设计了五种不同位置的矩形捕获型线的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进气道捕获型线的不同径向与周向位置对进气道性能与飞行器前体纵、航向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产生了较大的力与力矩,对飞行器纵、航向操稳特性均有影响;捕获型线径向位置远离中心体时,有利于改善前体/进气道的纵、航向静稳定性;捕获型线沿周向位置变化时,对纵向静稳定性影响较小,捕获型线纵向面对称时,溢流口朝下,能显著提高有攻角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但会产生较大抬头力矩,航向静稳定性也变差。  相似文献   
988.
基于MSC.Patran/Nastran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稳定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楠  赵美英  王伟 《飞机设计》2007,27(2):34-36,58
建立了基于MSC.Patran/Nastran的PCL二次开发优化系统。优化分两级,第一级采用直接搜索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优化分层厚度;第二级利用遗传算法优化铺层顺序,最终获得最佳铺层。经算例验证,该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989.
光纤陀螺光源驱动技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为提高光纤陀螺精度, 实现光纤陀螺工程化,设计了高精度恒流源及精密温控电路,用于光纤陀螺光源驱动.结合光纤陀螺特点,讨论了从光纤陀螺耦合器和探测器提取信号进行光反馈控制的方案.测试结果表明, 在变温环境下(-20℃~55℃),恒流精度达到0.06%, 温控精度达到0.1℃,光源出纤功率的变化在0.1%范围内,较通用的光源驱动电路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90.
无人驾驶直升机要求其遥测系统能够在直升机高机动飞行的情况下确保遥测数据的可靠性;地面遥测设备要求简洁、高效、可靠以适应车载移动地面站安装使用.论述了无人驾驶直升机的参数测量、通信链路保障、以及遥测数据处理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已经参加了多次外场试飞试验,实践证明其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