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14篇
航空   889篇
航天技术   342篇
综合类   314篇
航天   4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结合国家军用标准和飞机环控系统的特点对机载电子设备实际使用中的通风冷却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产品的寿命剖面、任务剖面,针对不同任务的环境条件、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等条件,对产品在可靠性试验中通风冷却应力的施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现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在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如何模拟其实际使用中的通风冷却条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通风冷却试验剖面(包括通风气体流量、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具体产品为例,通过对产品实际使用中的通风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了其可靠性试验中与温度剖面相对应的通风冷却剖面(包括通风气体的参数以及施加的时间).  相似文献   
422.
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一种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系统的实验研究。该系统包括电源,点火系统,推进剂供给系统,发动机本体和一些测量设备。用氮和氩对不同的喷口喉道直径(0.6mm~1mm),不同的质量流率(20mg/s~100mg/s),不同的电源电压(80V~150V)进行了性能研究。所有试验都是在直径为1m,长为1.6m的真空室内进行的  相似文献   
423.
根据干涉高光谱图像的成像特点和卫星遥感图像压缩编码系统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卫星干涉高光谱图像序列压缩算法.新算法利用干涉成像光谱仪推扫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低存储量,帧间小波域匹配的图像序列压缩方案,提高图像质量3—4dB.算法首先通过小波域匹配算法检测出相邻图像之间的推扫位移量并移位求得两帧的最佳差值图像,然后对差值图像进行静止图像EBCOT压缩编码,从而提高总体编码效率.该算法具有与单帧图像编码算法相当的复杂度,只需要对当前图像与模板的差值图像进行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避免了目前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编码算法对系统大存储量要求以及编码延时大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针对干涉高光谱图像编码,可获得比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算法相当甚至更好的效果,并且大大降低了编码延时.  相似文献   
424.
雷达组网可以解决大范围资源共享、大力度协同工作、大动态处理等难题,具有极高的军事应用前景,基于传感器栅格的雷达组网则具有更大的信息优势和组网性能。介绍了传感器栅格的基本概念和基于传感器栅格的雷达组网系统模型,并对组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25.
江鉴  张仕国 《上海航天》1997,14(3):53-56,63
分析了液相外延(LPE)在微电子工艺中的状况及其原理,概述了LPE在器件制造中的应用,指出了LPE的电子元器件的优良特性,给出了LPE在光电子领域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26.
文章介绍了实现超模式采样焦平面3种解决方案面临的技术难点,为避开器件问题提出了一 种新的斜模式采样方法。以任意两雏周期采样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斜模式采样技术的物理原理,并通过实验 手段验证了斜模式采样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改变探测器推扫方向的采样间距,斜模式采样技术 可以提高传输型光学遥感器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该技术相对于超模式采样技术,工程实现上要简单。  相似文献   
427.
应用MSC/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螺栓弯曲强度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工程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有限元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428.
Bleed air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ir management system(AMS).It acts as transfer pipes responsible for air supply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The thermal and flow performance of the bleed air system is a key issue for the design of AMS si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sourc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nti-ice system,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downstream system in need of high temperature pressurized air.Based on the one-dimensional lumped parameter technology,a computer analysis model of bleed air system is develop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thermal and flow behaviors of the nodal points in the pipeline network.The simulation are performed with a given flight assignment using the analysis model,and the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system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429.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 a photomultiplier calibration system. This calibration system can help scientists measur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he photon count versus light intensity. The system uses an innovative 10-fold optical attenuator to enable an optical power meter to calibrate photomultiplier tubes which have the resolution being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optical power meter. A simulation is firstly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cluding optical design,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algorithm, is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generally agrees with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constructed system, which are further used to establish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he photon count versus light intensity.  相似文献   
430.
Redundantly actuated planar rotational parallel mechanisms (RAPRPMs)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obots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by changing the antagonistic internal force to tune their stiffness.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mechanism impact the performances of modulating stiffness. Analytical expressions relating stiffness and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mechanism were formulated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variable stiffness. A novel method of variable stiffness design was presented to optimize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mechanism. The stiffness variation with the internal force was maximized. The dynamic change of stiffness with the dynamic location of the mechanism was minimized, and the robustness of stiff-ness during the motion of the mechanism was ensured. This new approach to variable stiffness design can enable off-line planning of the internal force to avoid the difficulties of on-line control of the internal fo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