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92篇 |
免费 | 8341篇 |
国内免费 | 187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5760篇 |
航天技术 | 1815篇 |
综合类 | 706篇 |
航天 | 2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1篇 |
2023年 | 202篇 |
2022年 | 336篇 |
2021年 | 399篇 |
2020年 | 509篇 |
2019年 | 1025篇 |
2018年 | 1153篇 |
2017年 | 1129篇 |
2016年 | 1111篇 |
2015年 | 1082篇 |
2014年 | 1068篇 |
2013年 | 1004篇 |
2012年 | 994篇 |
2011年 | 939篇 |
2010年 | 1005篇 |
2009年 | 972篇 |
2008年 | 892篇 |
2007年 | 748篇 |
2006年 | 568篇 |
2005年 | 427篇 |
2004年 | 368篇 |
2003年 | 342篇 |
2002年 | 355篇 |
2001年 | 311篇 |
2000年 | 310篇 |
1999年 | 341篇 |
1998年 | 355篇 |
1997年 | 270篇 |
1996年 | 240篇 |
1995年 | 198篇 |
1994年 | 201篇 |
1993年 | 230篇 |
1992年 | 166篇 |
1991年 | 300篇 |
1990年 | 242篇 |
1989年 | 263篇 |
1988年 | 190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基于梯度搜索的高效性和粒子群搜索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混合粒子群算法,并应用该算法研究了运载火箭上升段交会弹道快速优化设计问题.以运载火箭与目标飞行器在交会时刻的距离最小为目标函数,设计了运载火箭飞行程序,建立了运载火箭上升段交会弹道优化模型,同时分别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本文算法对运载火箭上升段交会弹道进行优化设计,平均交会位置误差为4.137m,较遗传算法减少了17.940m,平均优化耗时488.922s,较粒子群算法缩短了2342.125s.混合粒子群算法搜索速度较快,收敛精度较高,可用于运载火箭上升段交会弹道的快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82.
783.
为了深入了解涡轮叶片尾缘扰流柱区域的端壁换热情况,针对梯形通道高稠度短扰流柱排,沿着弦向和径向都有出流或只沿径向出流的情况,通过实验测量了端壁换热分布,研究了弦向出流比(0.25~1)和弦向出流雷诺数(3×104~9×104)对端壁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端壁平均努塞尔数随着雷诺数增加而增加,随着出流比的增加先下降,出流比从0.75到1平均努塞尔数又略增加。(2)不同出流比情况下,沿着弦向和径向努塞尔数的变化具有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784.
电子设备备品备件是舰载导弹发射装置实现任务可靠度和战备完好性的保证,文中介绍了根据电子设备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特点,解算出电子设备的故障率,并建立了备品备件储备量的数学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5.
786.
在研究本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IDEF5方法提出了军事业务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给出了基于本体的军事业务概念模型描述框架。本体模型与业务模型相结合为有效获取军事领域的业务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87.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诸多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磁阻转矩利用率最大化。利用离散化的数字处理技术,深入研究了多个优化目标的典型问题,其中包括:开关状态约束、MTPA优化、最大电流限制及延时补偿策略等。MATLAB/Simulink仿真数据证明:该控制系统实现了MTPA控制并且动态响应过程十分迅速,而且显著提升了PMSM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对电机参数产生的波动显示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88.
789.
Charged-particle mutagenesis II. Mutagenic effects of high energy charged particles in normal human fibroblas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J Chen K Tsuboi T Nguyen T C Yang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1994,14(10):347-354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high LET charged particles are a subject of great concern with regard to the prediction of radiation risk in space. In this report, mutagenic effects of high LET charged particles are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using primary cultures of human skin fibroblasts, and the spectrum of induced mutations are analyzed. The LET of the charged particles ranged from 25 KeV/micrometer to 975 KeV/micrometer with particle energy (on the cells) between 94-603 MeV/u. The X-chromosome linked 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hprt) locus was used as the target gene. Exposure to these high LET charged particles resulted in exponential survival curves; whereas, mutation induction was fitted by a linear model. The 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 (RBE) for cell-killing ranged from 3.73 to 1.25, while that for mutant induction ranged from 5.74 to 0.48. Maximum RBE values were obtained at the LET of 150 keV/micrometer. The inactivation cross-section (alpha i) and the action cross-section for mutant induction (alpha m) ranged from 2.2 to 92.0 micrometer2 and 0.09 to 5.56 x 10(-3) micrometer2,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values were obtained by 56Fe with an LET of 200 keV/micrometer. The mutagenicity (alpha m/alpha i) ranged from 2.05 to 7.99 x 10(-5) with the maximum value at 150 keV/micrometer. Furthermore, molecular analysis of mutants induced by charged particles indicates that higher LET beams are more likely to cause larger deletions in the hprt locus. 相似文献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