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56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文中分析了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的系统结构以及采用的抗干扰体制,研究了该系统在高斯白噪声和人为部分频带干扰情况下的比特误码率,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2.
合成了纳米级铂催化剂,同时利用AFM,XRD和SEM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氧气电化学还原的研究.在极限电流控制范围内,氧气浓度为7×10-6~5010×10-6时,传感器的灵敏度为381nA/10-6,O2气体浓度与响应信号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航空涡轴发动机数字式导叶控制系统各个环节分析计算,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在系统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PID(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器进行了改进设计,提出了不完全微分先行二阶PID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完全微分先行二阶PID控制方法,导叶控制系统性能明显改善:响应迅速,无振荡,仅有很小超调,满足了系统研制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4.
陆洋  董维生  洪亮  冯剑波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2):2706-2713
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的电控旋翼桨距控制方法,并基于此开发了双闭环电控旋翼桨距控制系统,利用模型电控旋翼试验台进行了悬停状态下的桨距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双闭环电控旋翼桨距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可靠地实现襟翼操纵和桨距控制.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桨距控制律可以很好地实现电控旋翼的总距、周期变距以及总距耦合周期变距操纵;桨距响应幅值满足要求,相位滞后约在10°~15°之间;从襟翼偏转到桨叶变距响应的滞后约20°~30°.不同桨叶/襟翼自身的结构及气动特性差异,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桨距控制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5.
染色标志弹在入水冲击过程中破裂并释放出染料,该过程是一个包含了多重流固耦合效应并且需要考虑耦合面失效行为的非线性瞬态动力学问题。采用MSC Dytran,研究了标志弹的入水冲击行为,建立了多个弹体冲击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标志弹预设凹槽个数和位置、弹体入水速度和角度等参数对标志弹冲击过程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标志弹最小入水速度、染料释放的裂口位置及大小与入水角的非线性关系,为标志弹结构设计和试验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6.
无人机高精度高度保持装置,通常采用误差相对较小的无线电高度表来作为测量高度或高度差的传感器。无线电高度表在海面上测高时,由于海杂波以及自身噪声等随机干扰信号的影响,会产生较大误差。为消除或减小海杂波以及自身噪声等随机干扰信号对无线电高度表的影响,需要对无线电高度表输出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本文着重论述采用维纳滤波法最优估计技术来设计提高无线电高度表抗干扰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7.
铝青铜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Al9-4铝青铜表面熔覆了一层Ni基合金层,以提高QAl9-4铝青铜的耐磨性.为了提高QAl9-4铝青铜对激光的吸收率,实验采用少量自制的粘结剂并配合压力机将合金粉末预置在QAl9-4铝青铜表面,然后激光重熔.通过对QAl9-4铝青铜表面熔覆层组织研究分析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无裂纹缺陷的存在;熔覆层组织受凝固速度的影响较大,其表面组织为胞状晶,中部为发达的树枝晶,结合区上部由于基体的激冷作用而呈细晶区,细晶区以下又以树枝晶和胞状晶为主.激光熔覆层的平均硬度是QAl9-4铝青铜基体硬度的3倍多.  相似文献   
118.
间接法是星载微推进器推力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将基于间接法的测量结构分为吊摆型、弹性盘型、悬臂梁型三种基本动力学构型,总结了三种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三种结构的测量原理及测量特性。指出了测量理论模型、高精度参数标定、高精度位移测量是测量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各关键问题中的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指出建立动力学模型,确定动态推力测量方法,以及研究推进器尾喷流冲击力与实际推力之间的关系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9.
简要介绍了国外布撒器的典型实例;指出了远射程、高精度、强隐身、模块化、系列化是布撒器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布撒器气动布局及气动部件的选型;阐述了布撒器气动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0.
分析了计量工作重要性和船舶仪表现场计量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阐释了船舶论证研制阶段开展对船舶仪表现场计量保障的依据及论证设计思路,重点分析了国内船舶靠泊港口的环境条件,阐述了压力仪表原位测试的可行性、原位检测设计方案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