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航空   648篇
航天技术   139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2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空间环境中存在的大量粒子,其辐射效应,特别是单粒子效应,严重威胁着空间CMOS器件的可靠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数字单粒子瞬态加固技术,并提出了一种适合接收数字波束形成ASIC的抗辐射加固电路结构。通过对标准ASIC设计流程进行改进,给出了抗辐射加固ASIC设计流程。基于该改进的ASIC设计流程,实现了接收DBF ASIC的研制。  相似文献   
102.
双喷流对空空导弹直接力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阶WENO方法计算了空空导弹在6 km高度,马赫数Ma=2下双喷流工作的情况。针对有攻角的对侧双喷流和零攻角下成直角的双喷流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主要结论:攻角造成了上下喷流的非对称,喷流在导弹迎风面的作用力小于其在背风面的作用力;在成直角的双喷流作用下,两喷流之间的干扰会增强喷流的作用,得到的单喷流等效放大因子增大很多。  相似文献   
103.
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可重复运载器(RLV)再入姿态控制方法。用内外两环滑模控制同时跟踪对角速度和角度;根据RLV再入姿态的动力面与反作用混合控制的特点,用优化控制选择配置算法将控制力矩指令配置为末端受动器的控制指令,分别由动力面与反作用致动器执行。仿真结果表明:由该法可获得高精度、鲁棒性和解耦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04.
数控线切割三维直纹面直接刀补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四轴数控线切割机床所能加工的三维直纹面类型,以二维C型刀补为基础,根据各类型形状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刀补处理方法,分析了用二维刀补原则解决三维直纹面刀补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不需将加工轨迹线形化的三维直纹面的直接刀补算法,指出了降低复杂直纹面刀补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5.
陈农  贾区耀 《飞行力学》2001,19(1):67-69
在气动动态实验中,往往飞行器气动模型是非线性的,很难对动态系统进行正确建模,因此无法得到准确的气动参数值。而采用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无需对该动态系统建模,就可准确地辨识出气动动稳定特性,同时,精度较高、收敛速度较快。采用该方法对某导弹模型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进行了辨识与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用自适用小波神经网络辨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6.
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在推进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公连  张小平  杜磊  贾晓峰 《推进技术》2001,22(5):426-428,440
简要介绍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技术,研究了该技术在丁羟和聚醚推进剂中铝粉表面改性的应用。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DX系列和DZ系列能有效提高推进剂的延伸率,对推进剂的其它性能无不良影响。并就该技术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决导弹发射故障的分析问题,设计了一套舰载导弹及火控系统数据录取与智能分析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和技术指标,运用多总线技术和军用加固机技术设计了其数据录取系统,并给出了智能分析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失重飞机飞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斌  王启  王海平  贾晓鹏 《飞行力学》2007,25(2):65-67,71
通过分析失重飞机飞行的运动特性、失重飞行操纵方法以及失重飞行的影响因素等,总结了失重抛物线飞行的基本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仿真试验的手段对失重抛物线飞行的全过程进行了飞行仿真试验,对失重飞行的操纵方法进行了研究。仿真试验表明,此飞行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失重飞机飞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篦齿封严泄漏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为了研究工程实际尺寸下篦齿封严泄漏特性,设计并搭建了篦齿封严实验台.在进出口压比为1.1~2.0的条件下,探究了节流间隙、齿数、齿腔深度和宽度等对篦齿封严泄漏量和密封腔内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系数随着压比和节流间隙的提高而增加,但压比达到1.6后,增加趋势逐渐变缓;增加齿数能显著提高篦齿的封严性能,但随着齿数变多,效果逐渐减弱;较浅和较宽的齿腔对于提高篦齿的封严性能更有利;进出口压比、节流间隙和齿腔深度对于篦齿腔内压力系数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篦齿腔内沿程压力不断降低,但在各齿腔内降低的程度逐渐减小;在篦齿封严中,越接近入口的齿腔对密封性能提高的贡献越大,对封严性能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受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冲刷的摆盘装置的冷却水回路,建立二维、三维物理仿真模型,模拟了冷却水在内部流道的 流动与换热过程,考察了冷却水进口压力、冷却水流量对流阻和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摆盘冷却水进口压力由2.3×105Pa提高到8.3×105Pa,摆盘壁温变化微小,结构1壁温升高5K,结构2壁温升高7K;②冷却水进口速度由0.5m/s提高到5.3m/s,结构1壁温降低约120K,结构2壁温降低约100K,冷却效果明显;③结构2通过缩小流道的流通面积,能在更小的冷却水流量的工况下得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