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航空   1519篇
航天技术   383篇
综合类   204篇
航天   6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日益完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已成为航空电子产品的重要技术性能指标.测试是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测试的方法和手段日新月异,自动测试成为产品测试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电源的测试,大部分是手动完成.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人工多次调整负载和电压,同时手动计算并记录测试结果,整个测试过程极其繁琐并容易出错.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讨论了电源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72.
适于高动态环境下的随机方向移动模型改进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钢  张军  李彬 《航空学报》2007,28(2):376-379
 大规模高动态复杂异构网络的研究是一个热点,由于实际部署经验的匮乏,使得仿真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移动模型的选取则是仿真验证各种协议性能的关键。随机方向移动模型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模型,本文在随机方向移动模型基础上,通过变速和分段变速等方法,提出了两种更适于高动态环境下的节点运动特征的移动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73.
简单的介绍了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在并联时,严重地存在着负载电流不能被各个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均匀分担的问题,经过理论分析,简单说明了并联对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影响,以及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并联均流方式,同时介绍了负载均衡控制器UC3907实现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的原理.  相似文献   
874.
近年来,为了适应深空探测、载人航天、航天器在轨服务等空间任务的需求,大推力、高比冲、长寿命、高推力密度的高功率电推进技术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持续关注.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高功率电推进技术,无电极洛伦兹力推力器(ELF)在推力密度、推重比等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且从原理上克服了电极烧蚀对高功率电推力器寿命的制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5.
针对所研究的镍基定向凝固合金表面高温防护涂层的厚度远大于一般涂层的特点,提出一种简捷方便的新方法测量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便于同时研究涂层表面和系统界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通过传统纳米压痕仪的测量结果,以及镀在另一种定向凝固合金表面的同一种涂层测量结果间的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76.
论述了采用冲击-发散冷却技术的火焰筒浮动瓦片的传热计算分析方法, 以及传热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处理.并采用ANSYS程序的热分析模块对浮动瓦片的三维壁温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两者有较好的吻合性, 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6%.   相似文献   
877.
878.
用TEM对两种含碳量的高钴镍钢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状态试样组织中孪晶的出现,淬火温度、冷却速度的影响是次要的,与合金中的合金元素镍、铬、铜有更密切的关系。淬火+510℃回火5小时组织中除在淬火过程中形成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外,还存在穿板条及沿板条的呈片状或颗粒状的逆转变奥氏体,组织中的合金碳化物鉴定为Mo_2C。  相似文献   
879.
郭斌 《火箭推进》2001,(2):59-62
X-34主推进系统(MPS)管路结构包括液氧(LOX)和火箭推进剂#1(RP-1)的输送管路。这些管路的流动分析已经完成并已编入相关文献中,分析结果表明:在管路入口处,有相对较低的流动畸变,在发动机接口有近乎均匀的流动分离。近来,已建议对主推进系统的管路结构进行新的改进设计。新的结构为:把RP-1管路中弯管的曲率半径变得更小;在常平座间加了一段缩颈结构。相反地,液氧管路的结构和原来的结构非常相似。许多人认为在发动机接口处,新的RP-1管路结构比原结构会产生更大的流动畸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动力(CFD)分析,确定了新RP-1输送管路的内流场。  相似文献   
880.
混浊液内部的流动 ,由于微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因浊度高不易进行内部观察 ,所以无论是分析还是可视化实验都相当困难 ,存在着许多未弄清的问题。通过采用折射率匹配 (Refractive IndexMatching)技术 ,使透明的微粒子与透明的溶媒的折射率近乎相同 ,做成一种透明的“混浊液” ,从而使混入其中的示踪粒子的运动轨迹能被摄像机捕捉到 ,并以微粒子的沉降和温度的干涉所引起的流动现象为焦点 ,利用图像速度测量法来处理分析所拍摄到的可视化图像 ,成功地获得了定量的混浊液内部的速度场 ,为进一步揭示混浊液内部自然对流的流动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