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6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38篇 |
航天技术 | 80篇 |
综合类 | 18篇 |
航天 | 2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412.
飞行器围绕小行星的轨道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飞行器围绕小行星轨道运动的特点,介绍了所建立的表述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采用三种不同方法从几个侧面揭示了这一问题的本质特征。给出了所完成的研究这一问题的进展、结果和相互联系,其中包括轨道摄动、共振运动和周期轨道运动。这一问题的核心和难点是轨道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413.
美国国防部低轨卫星试验任务越来越需要不间断通信,使我们对地球同步数据中继业务更为关注。与额外再建造空军卫星控制网远方地面站相比,这可能是一种更经济的办法,而且可避免某一试验任务独占很多控制网资源。一种能近期试验天基数据中继系统的低费用解决办法是利用现有的两颗国防通信卫星Ⅲ号卫星,两个现有的超高频(SHF)地面终端站,以及被试卫星上的一个天线能自主指向的标准化小型终端。本文就来介绍这一系统。 相似文献
414.
415.
通过事后分析可以提高GPS的外测精度。为了试验和鉴定目的,欲测量被试验体的时间空间位置信息(TSPI),现在已有不少方法。如果使用GPS,可考虑两种方案。一是在被试验体上装载GPS接收机,在运功体上测定TSPI,再通过遥测将数据送到地面。二是在运动体上装载一个GPS变频转发器,传送宽带GPS信息到地面。在地面站完成TSPI测量。本文指出,与装载接收机相比,装载GPS转发器的方案可以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精度的提高来自两点:装载GPS接收机时仅处理来自4颗卫星的距离,得到运动体的位置。在某一位置上,所选用的4颗GPS卫星的GDOP值,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最佳。在转发方案中,运动体视场内所有信息都转送到地面进行处理。来自所有卫星的宽带数据都加以记录,以便作事后处理。作节后分析时,可按最佳GDOP选择最有利的卫星,或处理视场内所有卫星的数据,得到最高精度。记录宽带数据的能力还带来另外一些重要的事后处理好处。在飞行试验之前,只能估计试验体的飞行动态。飞行体上接收机跟踪滤波器参数依此作调整。如果飞行体运动异常(试验飞行中完全有可能这样),接收机就有可能对卫星失锁,所有的TSPI数据都会丢失。如果用GPS转发器,在地面站记录所有卫星的数据,在事后分析中重放该数据,可根据实际飞行动态,将滤波器最佳化,不会丢失TSPJ数据。此外,还可由数据处理来填补丢失的数据。 相似文献
416.
大量的光谱学的实验和其它物理测量必须在持续一段时间的液氮温度中进行。从最简单的杜瓦瓶到精心制做的自动冷却剂流体 相似文献
417.
通过一个大型地区性地面站系统很难满足大量潜在EO(对地观测)用户对廉价、及时获取数据的需求。由于大多数用户只需要当地数据(高仰角的),BURS公司设计建造了一个廉价X波段接收机系统,利用不到3米的天线可采集90°弧段范围内卫星(ERS-SAR,SPOT和JERS)发射的信号,其关键性部件是一个4贴片天线接收机系统。该系统锁定到S波段信标信号上,为闭环反馈跟踪系统产生位置误差信号。该系统锁定到S波段 相似文献
418.
天基网工操作专家组(SNIP)的研究工作是三方联合研究项目,由美国NASA局联空间局(ESA)和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NASDA)联合参与。SNIP正在研究三个空间局中继卫星系统的互操作问题。 该项研究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S波段(2GHz)互操作,第二阶段研究Ka波段(20/30GHz)的互操作(除了S波段外)。 从1985年开始,SNIP在NASA、ESA和NASDA进行了一系列双边磋商。1987年,SNIP组建了一个工作组,规定和研究用于确保数据中继系统国际兼容性的操作方案和一系列技术问题。此后,举行了一系列专家组和工作组会议,继续进行研究。 由于互操作会带来一系列操作运行和经济上的好处,所以三个空间局都很感兴趣。最近取得的大进展使互操作越发接近现实。本文将介绍SNIP研究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420.
本文介绍了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目前对航天飞机计划中的通信和跟踪无线电线路所作的射频覆盖分析和性能评价工作。综合应用轨道、天线数据、地面站和航天飞机硬件特性以及射频线路数学模型,预测航天飞机的三个基本飞行段的射频线路性能——上升段、在轨段和返回段。结果表明早期设计有许多不足,需要重新配置地面站。目前,性能已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