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80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Reproduction is a vital characteristic of life, and sex is the most common reproductive mode in the eukaryotic world. Sex and reproduction are not necessarily linked mechanisms: Sexuality without reproduction exists, while several forms of asexual reproduction are known. The occurrence of sexuality itself is paradoxical, as it is very costly in evolutionary terms. Most of the hypotheses (more than 20) attempting to explain the prevalence of sex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Sex either creates good gene combinations for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s or eliminates bad gene combinations counterac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mutations. In spite of this apparent wealth of beneficial effects of sex, asexuality is not rare. Most eukaryotic, asexual lineages are short-lived and can only persist through the presence of sexual roots, but at least two animal groups, bdelloid rotifers and darwinulid ostracods, seem to claim the status of ancient asexuals. Research on (a)sexuality is relevant to astrobiology in a number of ways. First, str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rigin and persistence of life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and reproductive mode are known. Second, the "habitability" of non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to life greatly depends on reproductive mode. Whereas asexuals can do equally well or better in harsh environments, they fail to adapt fast enough to changing abiotic and biotic environments. Thir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plants reproduce mainly asexually in space, and sperm production and motility in some vertebrates are hampered. Bot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extraterrestrial life under conditions different from Earth might be dominated by asexual reproduction. Finally, for exchange of biological material between planets, the choice of reproductive mode will b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32.
WJ9是国内第一台按适航条例研制的涡桨发动机。本文阐述了该机的研制概况,总体结构和技术性能,深入介绍了压气机,燃气发生器,涡轮,减速器等部件先进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为我国新一代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研制和适航取证工作提出了实践经验,可供有关设计和制造部门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3.
低速长航时无人机垂直突风过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速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的升力非线性较强,利用标准离散突风模型和连续紊流模型计算得到的突风过载差别较大.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改进的离散突风模型求解突风载荷,即直接求解突风条件下原始的运动学方程,并在运动历程中考虑非线性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离散突风模型计算得到的突风载荷明显低于标准离散突风模型所得的载荷,更贴近无人机的实际情况,且改进的离散突风模型与连续紊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也相近.  相似文献   
34.
线接触零件部分热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部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弹流及部分弹流润滑线接触问题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联立求解结果,分析了接触表面间油膜厚度随载荷、滚动速度、滑滚比和进油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获得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油膜厚度值,并依此提出一种新的油膜厚度公式。新公式考虑了热效应及表面粗糙效应影响,可用于高温、高速、重载工况。计算结果比Dowson-Higginson油膜厚度公式更符合于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5.
从轨道上返回实验结果或样品有两种可能性;1)同可返回的(地基的)有效载荷运载器一起返回;2)利用空间的轨道系统(如哥伦布舱)上的专用再入舱返回。所推荐的TAURUS返回系统可在空间站运行期间将小有效载荷(m<20kg)频繁地返回地面。本文根据OHB系统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提出了TAURUS返回方案,叙述了主要的系统部件。即有效载荷舱、弹射装置及辅助装置。根据TAURUS任务的详细分析,并考虑了可能的有效载荷和轨道力学要素,确定了TAURUS系统方案。此外,为了论证系统适应性,还讨论了该系统对轨道系统和有效载荷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前精密同步全球时钟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导航卫星系统的信号,可是利用Glonas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进行时钟同步很长时间来一直受到限制,因为缺乏商品型Glonass时间接收机。由于Glonass投建放慢,很难估计对定时接收机的实际需求,反过来又影响了定时接收机的开发。 1992年末,圣彼得堡的俄罗斯无线电导航和时间研究所(RIRT)在其单通道机载接收机基础上开发了Glonsaa定时接收机。为了自动采集和处理Glonass时间测量值,该研究所开发了一个接收机与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本文作者是该所成员,深深卷入了该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测定Glonass时钟同步精度的试验结果,以及该所二级(工作)时/频标准(STFRS)与俄罗斯国家时/频标准(STFS)的比对结果,都令人鼓舞,使该所开始利用Glonass信号定期比对其时/频标准。  相似文献   
37.
采用扩压式双S隐身进气道能够提高飞行器的隐身特性和综合性能。针对保形短程、高隐身、大偏距的亚音速隐身无人机进气道,以保形入口、中间控制面和出口截面为约束并结合多项式对中心线和面积、截面形状进行控制,实现对保形进口截面形状和弯曲形式复杂的双S隐身进气道的快速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心线曲率、面积分布和中间截面形状等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S进气道流场特性复杂,第二S弯处顶部的分离和空间二次涡引发的流场畸变的综合控制是设计的重点,通过截面参数约束并结合多项式能够对双S进气道内的流场品质进行控制;在中心线曲率、扩张角和多项式参数等配制上应该朝利于第二S弯流场稳定的方向靠近。  相似文献   
38.
李建华  李锋  石文 《空气动力学学报》2006,24(4):498-501,507
微型飞行器由于飞行雷诺数比较低,其流动现象和机理比较复杂,对其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是尤其的必要且可行。本次试验通过由带有一定厚度和弯度的翼型构成的矩形机翼和反齐默曼机翼的对比实验、不同弯度的对比试验、不同参数的鸭翼实验以及翼尖小翼实验,重点分析了平面布局、弯度、鸭翼以及翼尖小翼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带有一定厚度和弯度的情况下反齐默曼气动性能好于矩形翼;适当的弯度能提高飞行器升力特性和纵向稳定性;鸭翼能有效地提高微型飞行器的气动特性;翼尖小翼能改善飞行器的升阻特性。  相似文献   
39.
给出了合成孔径相关积分器的数字实现方法,在二维成像处理和聚焦方面采用新的、快速的算法,并通过分析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国外有关技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与HB5-8-83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编制钢丝绳在异形套管上压紧收头的企业标准.标准中规定的结构形式、压接工艺优于现行航标,保证了带压紧收头的钢丝绳的产品质量,满足了BZQ-202动力三角翼飞行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