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根据GPS转发式干扰的原理,建立了转发式干扰对GPS定位精度影响的数学模型.讨论了两种转发式干扰模式对定位的影响.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得出了GPS转发式干扰对GPS定位精度影响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2.
针对现有遥测设备方位零位标定方法不满足机动测控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旋翼无人机及实时动态 RTK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遥测设备方位零位标定方法,推导测向关键算法,完成方位零位标定系统设计。通过采用数据同步匹配、异常值剔除及随机误差平滑等算法提高标定精度。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方位零位标定精度可满足当前 S 频段和 Ka 频段遥测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Mo、Nb镀层对YG6基体上金刚石形核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3000的Mo镀层促进了金刚石形核,而Nb镀层的存在却不利于金刚石形核。但是,两种镀层均不改变金刚石晶粒的形貌待征。  相似文献   
24.
空管安全管理系统(SMS)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一种积极主动预防事故的方法,是一种有计划、目标、措施可调整变化的管理体系。它通过对所有影响空管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系统管理,制定空管安全法规、政策和持续改善措施,提高空管的安全管理水平。采用这个系统,可以逐步实现空管安全管理工作从事后到事前、从开放到闭环、从个人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尽可能降低或控制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5.
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H^∞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考虑一类带模有界时变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鲁棒H^∞控制问题,讨论其带内部稳定的状态反馈及输出反馈鲁棒H^∞控制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带模有界结构的时变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其鲁棒H^∞控制问题可以转化为一确定的非线性系统的H^∞控制来解决,从而可由-Hamilton-Jacobi-Isaacs微分不等式的可解性来讨论。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一种平均压缩率达到10%,平均压缩回弹率达到13%的低密度碳/碳材料及其独特的制造技术,对改善碳/碳材料的韧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主要工艺途径为,在水中以表面活性剂分散、包覆原材料、混合抽滤、烘干固化、炭化等工序。  相似文献   
27.
基于非结构动态嵌套网格方法,通过求解可压缩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对一种新型颤振激励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旋转圆筒的开缝圆心角过大或过小、位置距离小翼后缘过远或过近都会使得激励效果下降,而适当增大旋转圆筒直径可以增加激励的效果,另外,开缝装置的截面形状也会对激振力大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本文的计算状态下,采用月牙形截面时激励效果会较好一些。当开缝50%时,选择靠近翼根处的激励效果会较好一些。  相似文献   
28.
通过基于双时间方法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得到固定小翼激励力源数据,分析了这种新型颤振激励系统工作原理,对固定小翼新型颤振激励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激励力简化计算模型。可实现M=0.3~0.5飞机稳定飞行状态下激励力载荷计算,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精度足够满足工程分析,可满足试飞数据实时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9.
概述标准选用的定义,分析航天产品研制与生产中标准选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选用标准的方法、标准选用范围的编制和动态管理方法以及超范围选用等相关做法.  相似文献   
30.
发动机简化数学模型及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子元  姚华  李维业 《航空动力学报》1993,8(2):138-142,202-203
本文论述了发动机实时大偏差数学模型两种建模方法 ,即综合数据法、气动热力计算法。完成了数学模型的数字仿真计算及模型比较。模型的计算周期小于 2 0 ms,满足实时性要求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讨论仿真计算结果 ,特别是计算步长和供油规律对发动机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