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7篇
航空   334篇
航天技术   125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基于非线性试验气动力的飞机静气动弹性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志强  邓立东  杨超  严德 《航空学报》2005,26(4):439-445
分别使用线性和非线性静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对某飞机纵向静气动弹性响应特性随飞行动压、攻角、平尾偏度和纵向过载变化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和飞行试验进行了比较。线性方法的气动力计算使用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非线性方法由风洞试验提供刚体气动力,并使用线性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对其进行弹性化处理。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①使用刚体试验气动力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能够获得和飞行试验比较一致的结果;②在线性方法所提供的结果中,翼面的弯曲变形及剪力、弯矩和扭矩等部分参数能为初步设计提供大致参考,但气动力系数的弹性增量、翼面的扭转变形、翼面的剪力、弯矩和扭矩的弹性部分可能不能为型号设计提供正确的指导;③不论刚体气动力为线性还是非线性,气动力系数随动压变化的趋势均呈线性。  相似文献   
562.
利用振型变化进行结构损伤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在其上进行损伤模拟。应用有限元程序进行模态分析,模态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阶振型改变率对不同位置和程度损伤的敏感性。提出以第一阶振型改变率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标识量。应用神经网络,成功地识别了损伤的位置和程度,指出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3.
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末制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拦截战术导弹弹头为研究目的,建立了拦截器的六自由度运动学,动力模型,以及拦截器的轨控和资控发动机推力特性和控制模型。提出了修正比例导引律的实现方案,进行了末制导过程的仿真,并分析了影响脱靶量的一些因素。仿真结果表明,在轨控和姿控发动机的作用下,拦截器可以直接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564.
针对复杂装配体有限元网格模型手工装配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CAE环境下基于工程语义的带装配约束关系的有限元网格装配方法。对有限元网格模型进行自动分组,通过建立CAD装配本体和CAE装配本体之间的映射关系,将CAD的装配约束类型转换为几何位置关系,将这些关系转换为网格模型的装配定位变换矩阵,在对PATRAN二次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5.
针对进口信息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系统地梳理了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及过渡策略,分析了自主可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棱镜门"事件暴露出进口信息产品存在后门、漏洞、逻辑炸弹等潜在安全危害,其根本解决方法是采用自主可控技术。经过近些年在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具备建立自主可控信息系统的条件和基础,可遵循"顶层规划、强制推行;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加强测评,充分验证"的思路,切实推行国产自主可控核心装备的使用。在全面实现自主可控的过渡期内,可采用可信计算、内核加固、强化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非自主可控信息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66.
具有针肋的狭窄空间冲击冷却实验和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宇  万超一  陈鹏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8):1852-1859
对具有全高度针肋扰流的狭窄空间冲击冷却进行了实验和数值计算,并与平板靶板冲击冷却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射流冲击雷诺数范围为15000~30000.实验采用瞬态液晶热像技术获得了冲击靶板上详细的传热分布,并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冲击冷却系统中的流场和传热特征.实验研究表明:狭窄空间冲击冷却中的针肋靶板端壁上的平均传热性能比平板靶板提高约7.0%,压力损失提高约17.9%,并且针肋改善了靶板端壁上传热均匀性.另一方面,数值计算分析表明近壁面射流以及空间中的上洗涡流与针肋表面发生强烈相互作用,并且针肋显著地增加了换热面积,因此具有针肋扰流的冲击冷却系统具有显著增强的总体传热性能,比平板冲击冷却提高约27.0%.   相似文献   
567.
光学干涉方法在材料线膨胀系数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用于线膨胀系数测量的各种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进行了分类介绍,对不同干涉系统设计形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在光学系统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8.
方腔流致振荡及噪声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低Reynolds数下L/D=2的方腔亚声速流致振荡现象及其诱导的噪声。结果表明,在所计算的参数范围内,振荡都是由Rossiter II模态主导;来流边界层变薄会导致低频成分的出现,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涡与后拐角撞击方式的切换,根源在于回流区与剪切层相互作用形式的不稳定。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分析了不同振荡形式所对应的本征模态涡结构及其与后拐角撞击方式的关系。计算得到并分析了声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569.
从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使用发动机的角度出发,针对航空发动机减推力起飞在可靠性和安全收益指标的贡献度量化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性能退化分析的可靠性收益评估方法。建立了单个性能参数Wiener退化量模型,并利用Copula函数进行二元相关性能参数退化量建模,提出了基于Copula函数和Wiener退化过程的二元相关性能可靠性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实例分析,通过发动机执行减推力和未执行减推力时的性能退化数据,定量地分析了执行减推力起飞技术对可靠性和在役寿命方面的贡献度,并将文中提出的方法与基于单参数的性能可靠度函数以及二元独立性能参数的性能可靠度函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执行减推力起飞技术的发动机在运行中有更高的安全裕度,在役寿命平均延长了23%左右。  相似文献   
570.
在基于滑模观测器(SMO)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位置和转速观测误差较大且抖振较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分析传统SMO的基础上,研究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并探讨了一种带有积分的滑模控制律,有效地提高了观测精度,且降低了抖振,省去了低通滤波器和转子位置的补偿环节。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该观测器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观测器相比传统SMO拥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