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7篇
航空   334篇
航天技术   125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介绍了系统可靠性验证试验中α、β风险值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当一个定时试验方案被用来验证含有冗余的系统的 MTBF 时,α、β风险值不仅取决于 MTBF,而且取决于系统内冗余百分比和被试系统数量。  相似文献   
512.
基于遥感影像的油罐自动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胜  王超  张红  吴樊  汤益先  穆湘萍 《宇航学报》2006,27(6):1298-1301
油罐自动检测和识别对于大比例尺、自动/半自动计算机制图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的油罐检测算法利用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RHT),改进的Canny算法和模板匹配算法,不仅在识别率上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缩短了检测时间,并解决了油罐识别中模板匹配模板选择问题,降低了RHT计算复杂度。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油罐自动检测算法识别率优于80%,满足了75%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13.
UML是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是面向对象领域的重要成果.它的内容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UML语义,表示法的内容,并总结了它在某些重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14.
515.
介绍了微电脑真空差压铸造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设计了压力检测电路、调节阀控制电路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同时说明了系统的调试,并给出了实验结论。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合理,运行情况良好,并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516.
惯测组合存在一定的性能保持期,传统使用方式是将惯测组合单独贮存并定期进行标定测试,且需要专用测试设备和测试场地。基于DSP控制器的惯组自标定测控单元采用了DSP控制、CAN通信协议设计、纠错容错处理以及工作模式识别等多项技术,为惯测组合实现快速自动化标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灵活实现自标定流程编排和状态监测,缩短标定测试时间(由传统1.5h缩短至0.5h),以及实现武器系统免拆卸和一键式自动化测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17.
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强预冷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是水平起降重复使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和单级入轨航天器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而强预冷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面临的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外已有预冷发动机方案,并对其中优势最为明显的高超声速强预冷航空发动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针对高超声速强预冷航空发动机中最为核心的紧凑快速强换热器,详细介绍了国内在其所涉及的微尺度流热耦合换热机理、流热耦合数值模拟、紧凑强换热器设计制造等方面的进展。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强预冷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技术是一项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在技术优势和前瞻性的共性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最适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技术,值得引起关注并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18.
陈坚强  涂国华  万兵兵  袁先旭  杨强  庄宇  向星皓 《航空学报》2021,42(6):124317-124317
高超声速转捩研究飞行器(HyTRV)是为研究三维复杂外形的边界层转捩问题而设计的一款具备真实飞行器典型特征的升力体标模。为支撑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研究,采用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线性稳定性理论(LST)和eN方法对HyTRV标模的典型流动特征和边界层失稳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HyTRV展现出多个相对独立的横流区域和多个流向涡结构;HyTRV的边界层存在横流失稳模态、第二模态、附着线失稳模态等常见模态。横流失稳模态出现在周向高低压区之间的横流区域,能够主导转捩发生;横流区域同时也存在第二模态,其N值普遍比横流失稳模态小;附着线失稳模态呈现出第二模态特性,且频率非常高。还研究了攻角和单位雷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攻角增加,标模下表面中心线的流向涡结构逐渐消失,横流雷诺数逐渐减小;上表面流向涡结构逐渐从腰部移向顶端,并出现新的流向涡结构。增加攻角,所有失稳模态的N值总体上逐渐减小;增加单位雷诺数,N值显著增加。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流向涡失稳、横流失稳、第二模态和附着线失稳等给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19.
针对国家数值风洞(NNW)工程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转捩预测需求,开展了高超声速边界层横流转捩判据及模型研究。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eN方法对高超声速转捩数据进行扩展,结合横流强度与表面粗糙度构造当地化的高超声速横流转捩判据,对基于Chant 2.0计算平台的高超声速修正γ-Reθ转捩模型进行了横流模式拓展,建立了适用于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横流转捩预测的C-γ-Reθ转捩模型。采用构建的转捩模型对多状态下的高超声速尖锥进行横流转捩预测,取得了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20.
文章介绍了星载遥感CCD相机高性能时序发生器的研制过程。根据TDICCD驱动时序信号的特点,采用先进的EDA工具(包括Libero IDE、Synplify Pro、Modersim等)对时序发生器进行了设计、综合、仿真。研究了反熔丝现场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array,FPGA)器件自身结构的特点,在自动布局布线的基础上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对局部寄存器和逻辑门进行了合理布局布线,优化输出I/O时序,使得驱动CCD的水平转移信号之间偏斜最小,并精确调整了水平转移信号的相位关系,从而提高了CCD模拟信号的精度,使时序发生器达到最佳性能,同时缩短了研制周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