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7篇
航天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实时检测、识别和预警对地下基础设施的挖掘破坏活动,本文提出一种地震动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通过提取小波包变换域和集合经验模态变换域的多域能量联合分布特征向量,构建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提取稳定的信号多域融合特征,并实现准确的信号特征分类预测。由多类别挖掘信号的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算法和模型能有效提升地震动信号分类的准确率,对地震动干扰信号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2.
The feasibility was investigated to substitute chrome-free passivation treatment of electrodeposited zinc in a titanium bath for chromate passivation treatmen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hrome-free passivation film was further analyzed. The surface mor- phologies and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ith varied immersion time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 croscopy (SEM) and determined by energy dispersion spectrometry (EDS),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de potential of the sample surface was recorded in the film formation process. The changes of the electrode potential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SEM and EDS of the sample surface. The results of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show the chrome-free passivation film composed of ZnO, SiO2, TiO2, Zn4Si2O7(OH)2, and SrF2. The anode zinc dissolution and the local pH value increase due to the cathode hydrogen ion reduction process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hrome-free passivation film. The macro-images of the chrome-free passivation films formed on electrodeposited zinc show that the color of the film changes from blue to iridescenc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mmersion times.  相似文献   
23.
丁腈橡胶硫化胶在乙二醇中的加速老化失效及寿命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丁腈橡胶硫化胶在乙二醇中老化过程中的性能变化,预测其在乙二醇中的寿命,采用了高温加速老化失效的方法,考察了丁腈橡胶硫化胶在70℃,90℃,110℃乙二醇中的失重、力学性能变化、断面形貌.并以扯断伸长率作为指标,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推出老化速度常数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丁腈橡胶与乙二醇介质之间有物质交换,并且丁腈橡胶失重;丁腈橡胶在乙二醇中出现片状结构并脆化,产生孔洞和裂纹;可以采用加速老化失效的方法推测丁腈橡胶在乙二醇中的寿命.  相似文献   
24.
提出一种适合于在轨重构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软、硬件架构方案,从工程实施角 度探讨包括天线、RF前端和基带处理单元在内的可重构硬件平台、可重构策略与软件控制流 的可行性,分析了可重构卫星通信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分析了基带 和射频前端分离,可裁减、复用式平台实现的基本路径,以及基带、射频天线单元重构的实 现方法。通过各常规通信模式射频前端和数字部分的灵活组合,同时支持多频点、多模式的 通信制式,达到节省硬件成本和提高系统灵活性的目的。最后研制了一个可重构卫星通信地 面测试原理样机,模拟了卫星有效载荷和地面通信站在IS-95体制下两种CDMA加密码字间的 动态重构,有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可重构策略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5.
低轨道卫星信道特性及高路径解析度Rake接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考虑多径衰落的城市环境低轨道(LEO)卫星信道特性的分析和建模,对该环境中LEO卫星地面终端采用高路径解析度Rake合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时Rake各分支的输出噪声相关,最大比合并(MRC)为次优,最小均方误差(MMSE)合并方法的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26.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原子钟运行情况十分复杂,为了有效地进行钟差预报和更好的反应原子钟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的组合模型来实现钟差的预报,并给出了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进行原子钟钟差预报的基本思想和预报模型。利用组合模型更精确地把握钟差序列复杂细致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的逼近钟差序列。为了验证该组合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原子钟钟差数据进行钟差预报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