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2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488篇
航空   1368篇
航天技术   749篇
综合类   435篇
航天   6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cremental cutting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es in a butt welded thin plate via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he advanced optical technique.The proposed approach,which can be calle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aided slitting technique,introduces a successive extension slot to a speci men and employs the DIC technique to measure the released displacement profiles of the cutting sections after each cutting increment.Then the displacement profiles are used to directly calculate the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s up to the slot tip and hence,a stress distribution can be obtained after a cutting increment.Finally,all of the stress distributions are averaged to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original residual stress field.This method does not include any complex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or tedious derivation,and the resolution of stress variation is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the released displacements.The presented method has been preliminarily verified by a specimen with residual stress introduced by a four-point bending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idual stresses determined by the DIC-aided slitting technique agree well with those from finite element (FE) prediction.The residual stress in a friction stir welded aluminum specimen obtained by the presented technique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evaluations given by X-ray diffraction.Fur thermore,the residual stresses obtained by the DIC-aided slitting technique demonstrate higher accuracy and stability than the evaluations derived by the DIC-aided contour method.  相似文献   
992.
王蕤  仲继泽  徐自力  阚选恩 《推进技术》2017,38(9):2086-2092
采用分区动网格对叶片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时,动网格区选取不当,会影响计算效率及精度。考虑到叶片振动主要影响叶片周围的流场,取叶片附近区域为动网格区,并通过弹性体法实时更新其内部网格。采用RANS方程描述流场,并通过SIMPLE算法求解流场得到叶片表面静压。通过直接积分法求解叶片振动控制方程得到叶片响应。通过叶片振动与流场之间的迭代求解实现流固耦合计算。采用对数衰减率评估叶片振动的稳定性,对数衰减率为0时的压比即为颤振临界压比。计算了轴流压气机叶片的颤振边界,并研究了动网格区对计算效率及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叶高为0.17m左右的轴流压气机叶片来说,取动网格区外边界到叶片的距离与叶片最大位移的比值约为2时,能够在保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效率,计算时间比全域动网格减少了13.4%,颤振临界压比的计算值相对全域动网格的误差为0.49%。  相似文献   
993.
理想缺陷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提取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器装备表面理想缺陷对缺陷目标的散射特性有重要影响。从电磁场叠加理论出发,以对应实际缺陷目标和载体为基础,提出一种理想缺陷目标电磁散射提取的计算新方法,采用该方法结合暗室测试和MLFMA数值计算,研究单列、多列缝隙和台阶理想缺陷的散射特性,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效性。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过程简单高效,具有与MLFMA算法一致的计算精度,可快速实现单列、多列理想缺陷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取;理想缺陷在镜面散射区域外影响显著,理想台阶的影响相对明显,多列理想缺陷散射具有较强的耦合性,表现为更多的散射波峰,这是各列理想电磁缺陷的叠加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选取鸭式布局结构制导火箭弹作为研究对象,从改善制导火箭弹的飞行性能的要求出发,对静不稳定火箭弹自动驾驶仪进行了设计,对弹道上不同飞行高度和不同飞行速度条件下的自动驾驶仪响应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驾驶仪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95.
换热效应对燃气涡轮发动机过渡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非定常换热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换热效应不影响旋转部件功的假设,以及气冷涡轮换热的简化处理方法,建立了考虑换热效应的发动机过渡态性能计算模型.针对某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加减速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换热效应对整机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各部件的响应滞后,而低压转子的响应滞后最为明显;压气机的换热时间常数小于涡轮;在旋转部件中,叶片的换热时间常数最小,轮毂次之,机匣最大.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无人机协同规避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多无人机协同规避控制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纳什最优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纳什最优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有效地实现了多架无人机对障碍物的规避,并且相对于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减少了求解过程中的计算量,缩短了优化控制的时间,改善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准零刚度技术的微重力模拟悬吊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重力地面模拟试验对验证航天器在轨运行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通常采用低刚度悬吊装置模拟微重力环境,但存在着承载能力低和自振干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弹簧自振的准零刚度悬吊装置。首先,通过合理简化推导了承载弹簧在装置中的自振频率计算式,并分析了准零刚度悬吊装置的工作原理,得出设计参数应满足的条件。然后,根据试验承载需求和位移要求提出了参数设计流程,依此流程设计得到了一种可调节平衡位置与几何参数的准零刚度悬吊装置。最后,对装置进行了静力测试与悬吊-隔振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具有准零刚度特性和较大承载能力,而且解决了自振干扰的问题,能较好地模拟微重力环境。  相似文献   
998.
首先对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环境下雷达导引头所接收信号进行了数学建模,然后采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两干扰点源的相对信号幅度、相位差及多普勒频差对被干扰雷达导引头诱偏方向的影响.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雷达诱饵干扰将导致雷达导引头的测角输出具有随机性.其随机性和干扰信号与目标回波间的相对信号幅度、相位差及多普勒频差均有关.由于雷达诱饵位于雷达导引头被诱偏的角度范围内,雷达诱饵被命中的概率应当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999.
不连续散粒体的离散单元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球体元三维离散单元法的单元接触模型。该模型把两个球体空间接触时的相互作用简化为四个弹簧阻尼器和三个滑动摩擦器。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和非完全弹性碰撞理论,合理地确定了各接触参数。文中详细讨论了接触球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和球体间产生接触的判断及检索方法,给出了球体元三维离散单元法的原理、算法和数据结构,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利用该程序对球体自重下落和颗粒阻尼减振器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B/L湍流模型在强压力梯度流场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对在湍流计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Baldwin/Lomax(B/L)代数湍流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B/L模型考虑了压力梯度及物面引射速度对内层VanDriest衰减因子的影响。与此同时,文中还用修正的B/L湍流模型对亚声平板附面层流动、拉伐尔喷管内的正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流动进行了计算。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修正后的B/L模型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具有强压力梯度的激波/附面层干扰区内流动压力分布,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报激波/附面层干扰引起的流动分离,从而为B/L模型的工程应用开拓了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