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5篇 |
免费 | 539篇 |
国内免费 | 26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82篇 |
航天技术 | 533篇 |
综合类 | 407篇 |
航天 | 4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89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软件框架需要在领域内不同的应用环境中使用,因此框架的适应性是其非常重要的质量属性.将反射技术引入建模与仿真领域,通过将支持大规模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开发的软件框架进行体系结构级的反射,解决了系统结构动态演化和运行时扩展问题;通过对仿真模型进行组件或对象级的反射,解决了模型的动态表示和行为演化问题.通过将反射塔构造为一个数据仓库对反射模型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接口访问,使系统在体系结构模式上表现为以数据仓库为中心,改善了反射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反射数据库的软件设计模式.利用RTI的服务去维护分布的仿真节点的反射数据库,简化了系统的实现,同时也封装了RTI,从而构造了一个比HLA更高级和友好的分布计算和仿真环境,为仿真应用系统的快速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2.
43.
航空发动机多路模糊切换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不同控制通路切换过程中出现的转速等参数发生大幅度跳变以及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切换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不同结构控制通路的模糊切换控制器,基于无源性概念对航空发动机多路模糊切换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了多路模糊切换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航空发动机模糊切换系统与直接切换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航空发动机多路模糊切换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45.
为保证整个飞行过程中满足噪声适航标准和飞行器的安全性,需要按照最严苛的噪声要求进行发动机设计,并留有很大的安全裕度,因而导致发动机的性能潜力未能得到发挥。本文对传统灰狼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自适应概率变异策略,在优化过程中调整狩猎模式,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基于该算法开展涡扇发动机性能/喷流噪声综合寻优控制研究,根据不同飞行需求对航空发动机性能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控制量,在满足安全性和噪声指标的同时,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性能,最大推力模式下可提升推力13.45%,最小油耗模式可降低油耗3.19%,最低涡轮前温度模式可降低涡轮前温度2.07%。 相似文献
46.
47.
考虑小载荷强化的模糊疲劳寿命预测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多选用Miner法则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由于小载荷特别是在疲劳极限附近的载荷对结构或材料的损伤不容忽略,考虑到小载荷的每一次循环对材料产生损伤的同时还产生了强化作用,建立了基于小载荷强化损伤的寿命预测模型以及相应的模糊疲劳寿命计算公式。该模型不但考虑了低于疲劳极限的载荷的强化作用,还引入隶属函数来描述小载荷的累积损伤的模糊性,完善了Miner法则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预测精度。两个不同载荷谱的疲劳寿命预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直流电阻分压箱的技术指标和校准水平,提出了等分测量的校准方法,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给出了验证方法。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校准的分压箱,比率误差为10^-7量级。 相似文献
49.
50.
编队超视距空战(BVR,Beyond Visual Range)已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模式.在空战优势区域与劣势区域判断的基础上对整个空域进行划分,并给出4种特定空域态势.从空中态势和编队作战能力两方面对空战态势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输入变量分析编队作战能力,降低评估过程中收集数据的复杂度.应用遗传神经网络对影响BVR各因素进行效能评估,将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s)与多层前馈(BP,Back Propagation)网络结合,利用GA的全局搜索优化BP网络的结构参数,有效克服BP算法的局部收敛等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综合分析空战各指标后给出红蓝双发的态势评估指标,该模型可有效减少评估中的人为因素,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