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294篇
航空   1309篇
航天技术   334篇
综合类   251篇
航天   5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备复模态测量数据修正阻尼陀螺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数值方法。在假定分析质量矩阵与刚度矩阵是精确的情况下,通过求解一个约束最优化问题,得到了满足特征方程的加权Frobenius范数意义下的最优修正矩阵。  相似文献   
212.
利用分布在70°E~210°E和20°S~40°N之间的GPS台站的数据,分析了2006年4月5日夜间(中等强度磁暴期间)观测到的电离层等离子体泡的特性.结果表明,本次事件中,等离子体泡大约发生在当地日落后1~1.5 h;空间范围为经度90°E~160°E,纬度12°S~33°N.这是第一次利用地基设备观测到如此大经度范围内的等离子体泡.等离子体泡在南半球出现较早,并且存活时间较长.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在约1100 km高度上,映射到磁赤道向上的运动速度约为300m/s,并且等离子体泡在高度上有倾斜.东向电场的存在,对激发等离子体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3.
多孔板水升华器在恒热流条件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多孔板的制造方法,设计了水升华器试验组件和试验装置,对不同的多孔板升华器在恒热流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多孔板物理参数、给水室压力及升华器放置情况对升华器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升华器的击穿特性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升华器基本的设计概念是可行的,粉末烧结多孔板可以满足升华器的试验要求.最后,给出了关于水升华器进一步设计的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14.
提出了自相关监视(ADS)系统(机载部分)的一种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ADS系统多信息源的处理、ADS信息机内传输及ADS信息在空地子网络中的传输.  相似文献   
215.
用GPS 观测研究电离层TEC 水平梯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双频GPS 用户能自动修正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 引起的延时误差, 但是对于电离层中的不规则体造成的信号闪烁而引起的误差则不能消除. 即使是差分GPS 系统, 电离层误差仍然是其主要的误差源, 其中电离层TEC 梯度将会影响到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性能. 本文用GPS 方法研究了电离层TEC 的水平梯度问题, 用处于赤道异常区NTUS 台站的GPS 观测数据作了具体计算. 结果表明, 在日落以后到子夜前后电离层垂直TEC 出现了大的涨落, 电离层中的不规则体导致L 波段信号强的闪烁, 同时还伴随着大而快速变化的电离层~TEC 水平梯度. 对比发现, ROTI指数、电离层TEC 水平梯度和电离层垂直TEC 三者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它们的变化特征均由电离层中的不规则体引起. 我们认为研究电离层闪烁, 特别是在缺乏S4指数时, 电离层TEC 梯度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可选参数.   相似文献   
216.
轨道维持与调相的综合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会对接飞行任务设计研究中必须首先确定目标航天器的轨道设计策略,研究了一种将目标航天器轨道维持和调相两种任务进行综合优化的策略.轨道维持的任务是使得目标航天器轨道的形状和位置符合交会要求,调相的任务是使目标航天器在轨道中的初始相位角符合交会要求.在考虑了交会对接发射窗口、交会终端约束条件下,将目标航天器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应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对其进行了求解.仿真计算表明,这种方法既能以较少变轨次数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又能节省燃料,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17.
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星-星掩星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是人类首次在火星空间环境进行此类的联合试验。用于探测火星电离层的星-星掩星技术较以前星地间的探测技术相比,有可接收高信噪比信号,反演精度高,可探测火星上太阳天顶角大于43°,或者小于138°的区域电离层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方案、基本原理,给出了主要技术指标、地面模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18.
用量热计法测量了通信广播卫星上用的光学太阳反射镜(OSR)的太阳吸收比αs和半球发射率εH。为了准确计算卫星的温度分布,测量的是组合OSR样品的热辐射性能。作为对比,同时还用量热计法和光谱法测量了单片OSR的太阳吸收比,并且对各个测量结果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不应当将单片OSR的法向太阳吸收比αs作为设计参数,否则将在温度计算中引起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219.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的最重要的工作模式是扫描观测,包括巡天扫描观测和小天区深度扫描观测. HXMT的标准成像需要被观测天区完整的二维扫描观测数据,而同时利用HXMT的观测数据中包含的空间调制信息和旋转调制信息,快视成像可以在只有一维扫描的情况下获得被观测天区的较粗略的流强分布,从而可以在卫星的视场扫过一块天区后很快给出被观测天区的尽可能多的信息.本文详细介绍了快视成像的过程,并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了巡天扫描观测快视成像的灵敏度、定位精度和角分辨能力的分布.快视成像能提高HXMT发现暂现源的灵敏度,及时发现并定位出现在HXMT视场中的高能爆发现象,减少较强的暂现源和爆发对标准成像干扰将是标准成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20.
航天员在长期失重环境影响下,会容易造成椎体失重性骨质疏松。为了探究骨质流失对腰椎承载能力的影响,设计了不同骨密度的腰椎力学仿真,通过图像处理建立了腰椎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算法得到腰椎应力分布,对比了不同材料属性腰椎模型应力结果。结果表明:骨质疏松腰椎的应力值较正常腰椎变小,而形变量却明显增大。可以看出,骨质流失时,会导致腰椎骨骼材料性能发生变化,使腰椎形变量增大,并且使腰椎结构承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