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8篇 |
免费 | 510篇 |
国内免费 | 20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15篇 |
航天技术 | 366篇 |
综合类 | 309篇 |
航天 | 3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在来流速度为30m/s时,进行了毫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改善飞翼气动性能的风洞实验.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在飞翼前缘,峰峰值电压为9.5kV时,放电的脉冲能量在0.1mJ/cm量级.通过六分量测力天平测力研究了脉冲激励频率和占空比对升/阻力系数、升阻比和俯仰力矩系数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可以有效改善飞翼大攻角气动特性;在最佳无量纲脉冲激励频率F+≈1时,临界失速迎角由14°提高到17°,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0%;占空比对流动控制效果影响较大,减小占空比可以降低能耗,实验中最佳占空比为5%;俯仰力矩系数的变化表明施加等离子体激励改善了飞翼纵向静稳定性. 相似文献
293.
<正> 近20年来,线性系统的辨识和参数估计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系统辨识的方法主要有:最小二乘法、广义最小二乘法、推广最小二乘法、多级最小二乘法、辅助变量法、随机逼近法、极大似然法以及相关分析法等。在这些方法中,相关分析法是一种公认最有效的算法。1974年,Iserman、Saridis和Sinha等人通过若干数值算例证实 相似文献
294.
为实现两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正常通信,需建立一套通信区域的计算模型.基于空地无线数据链通信,从其实现正常通信的条件出发,考虑通信链路中的发射机、接收机、收发天线、传输空间及地球曲率、飞行器姿态角以及飞行器的空间位置关系等因素,分析研究了飞行器间无线数据链通信区域,建立了两飞行器间无线数据链通信区域的数学模型,包括天线、飞行高度、两飞行器空间位置关系、通信区域模型等.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号,为分析建立在无线数据链通信方式基础上的空地无线传输系统通信区域提供了参考,也适用于飞船、卫星等其它空空、空地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95.
为了深入研究旋转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建立过程及形成机理,采用小能量火花单次点火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实验。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式掺混方式,燃料为H2,氧化剂为空气,实验成功起爆旋转爆震波,并连续旋转稳定传播,爆震波传播频率为5.09~6.45k Hz,传播速度为1286~1644.8m/s。在发动机稳定工作过程中,集气腔与燃烧室相互影响,二者处于平稳的动态平衡。其次,通过对旋转爆震波起爆过程详细分析发现,点火形成的初始火焰在环形燃烧室经历一个类似DDT的火焰发展过程,成功转变为爆震波,且从点火到爆震波建立之间的火焰发展传播过程和时间间隔均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此外,为验证小能量火花点火的可靠性,还进行了小能量点火重复性实验,发现在稳定工况条件下采用小能量点火成功率最高可达100%,各组旋转爆震波传播速度在1440m/s附近波动。 相似文献
296.
磁性液体,是由固体的磁性粒子分散到载体(液体)中形成的一种胶体溶液,此种深夜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磁性,是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本文对磁性液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存在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简单介绍了磁性液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7.
姚承照%胡宝刚%冯志海%刘武 《宇航材料工艺》2001,31(6):72-76
为了更好地研究三维整体纺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对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和不同编织结构的碳/酚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烧蚀试验,利用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试样烧蚀后的表面进行测试,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维四向结构的碳/酚醛复合材料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烧蚀性能变好,较低纤维体积分数(50%)的三维五向结构碳/酚醛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298.
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无人直升机的现状、分类和发展趋势。立足空军现有直升机装备情况,总结了不同作战任务下无人直升机的使用问题,并对空军发展无人直升机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9.
300.
高分辨一维距离像是空间目标故障诊断与识别的重要手段。针对典型的空间目标 ,文章采用稀疏成份分析法研究了一维距离像的超分辨重构和特征提取问题。将处理实信号的基寻踪方法推广到复信号 ,并利用约束最小二乘解提出了一种次优的距离像重构算法 ,实现了空间目标散射中心的有效分离。数值结果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