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航空   510篇
航天技术   143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2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孔挤压强化对超高强7055-T7751厚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挤压棒直接冷挤压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超高强7055-T7751铝合金厚板带孔试样孔挤压前后的疲劳寿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射线应力分析等方法,研究了7055-T7751厚板带孔试样的疲劳断口形貌特征、微观组织变化以及孔壁表层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采用3%~5%的挤压量对7055-T7751厚板进行孔挤压强化可取得较好的疲劳强化效果,试件的疲劳寿命提高了33倍以上;孔挤压后的强化层深度约为7mm,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距孔边约0.5mm处,应力值为-554MPa。强化层内形成的位错胞状结构和残余压应力可有效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从而提高试件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862.
应用FLUENT软件,采用隐式有限体积法求解雷诺时均N-S方程,对几种不同扰流柱形状的层板冷却结构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采用Realizable κ-ε双方程模型,近壁面采用壁面函数法处理,利用SIMPLE算法求解速度与压力的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层板内部流场结构十分复杂.同时,还对几种不同扰流柱形状的层板进行了流阻试验,采用沿程阻力关系式及流量关系式得出了其流阻特性.试验结果与计算得出的流阻特性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63.
为提高空面导弹控制系统的性能,解决传统PID控制在导弹大空域飞行、系统参数大范围变化时控制能力欠缺的问题,以法向过载作为被控量代替对迎角、侧滑角的控制,基于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六自由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64.
随着智能化航空器任务复杂度的增加,对其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自主能力的概念,提出了自主能力等级划分的必要性;对国内外智能化航空器自主能力等级的划分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划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主等级评估方法——三维坐标评价法,文中详细阐述了该方法提出的原则、方法的表述、评判准则和流程,同时采用该方法对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最后与ACL等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65.
为研究2级脉冲爆震发动机中射流对撞的机理,开展了自由空间内连续超声速射流对撞的试验,通过分析流场阴影、动态压力和辐射噪声揭示连续超声速射流对撞的机理。结果表明:自由空间内连续超声速射流对撞后产生的激波出现3种运动模态:拉锯脉动模态、左右摇摆模态和弓型旋拧模态。激波的拉锯脉动模态导致的压力脉动幅值较大,具有周期性;左右摇摆模态和弓型旋拧模态导致的压力脉动幅值较小,具有随机性;射流对撞产生的啸叫频率低于声源的压力脉动频率。  相似文献   
866.
升降舵辅助操纵的自转旋翼机自适应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清  蔡志浩  闫坤  王英勋 《航空学报》2016,37(9):2820-2832
针对常规自转旋翼机俯仰操纵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升降舵辅助操纵的自转旋翼机布局。采用解析叶素积分方法建立了自转旋翼气动模型,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及数值叶素积分法的对比验证了其合理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自转旋翼机姿态控制方法,采用动态逆技术设计了基本控制器,采用在线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建模误差、外界干扰和设计模型误差导致的不确定逆误差。提出了基于动态控制分配技术的升降舵-旋翼纵向周期变距分配方法,以协调二者在控制效率和带宽方面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升降舵辅助操纵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旋翼机桨盘的调整频率和幅值;提出的姿态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动态控制分配器能够合理地协调升降舵和旋翼纵向周期变距。  相似文献   
867.
戴琪  金台  罗坤  樊建人 《推进技术》2018,39(10):2357-2362
为了探究驻定斜爆轰波的起爆条件以及来流马赫数和楔面角对斜爆轰波形态结构的共同影响,基于二维欧拉方程和单步化学反应模型,对驻定斜爆轰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斜爆轰波的起爆和结构受到来流马赫数和楔面角的显著影响,来流马赫数越小,形成斜爆轰波的楔面角条件越苛刻。随着来流马赫数和楔面角增加,波后混合气体温度升高,爆轰反应变得更加剧烈,使得斜激波诱导区域变短,未反应气团减少,接触间断面更靠近楔面,下游出现的涡结构也减少。  相似文献   
868.
采用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铸态试样在温度300~400℃,应变速率0.01~0.1 s~(-1),变形程度33%+20%,保温0~900 s静态回复过程中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温度对该合金静态回复力学行为影响显著;(1)300℃和330℃温度较低时,变形过程中回复较慢,存储的变形能较高,保温期间的回复和再结晶使第二道次流变应力降低,表现为流变应力软化现象,且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应力的软化程度增大;保温过程中析出相的出现减缓了应力软化速率;(2)温度升高到360℃和400℃时,变形过程中回复充分,存储的变形能低;变形保温后基体的固溶度高,第二道次流变应力升高,表现为流变应力硬化现象;360℃变形保温期间的回复/再结晶使得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应力又逐渐降低软化,析出相减缓了应力的软化速率;而400℃变形保温期间没有回复/再结晶和析出相,所以硬化后的应力并不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69.
本文是从理论及试验二种途径研究二元空气雾化喷嘴内液膜的形成,沿程变化和雾化。 理论分析是有根据地设想一个雾化物理模型,对二元非稳态Navier-Stokes方程进行了求解,并得到液流速度、液层厚度等的关系式,以及分析了液膜雾化条件,并得液滴平均直径关系式。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摘要说明理论分析过程及其所得结果,简要地介绍试验内容,其中包括自制的激光测雾仪测量雾滴直径,脉冲激光显微摄影技术拍摄雾化过程细节,以及电阻法及投影法测量液膜厚度。 试验结果得到液膜沿程厚度的半经验式和各参数对雾滴直径的影响关系,并证明了理论符合试验。  相似文献   
870.
三坐标测量机结构误差非线性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坐标测量机的21项几何误差建立结构误差的非线性模型,通过自制殷钢球板检具对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并采用“分区域补偿”技术,确定三坐标测量机结构误差补偿系统。实际检测结果表明可以使结构误差的50%~80%得以补偿,提高了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