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航空   839篇
航天技术   293篇
综合类   184篇
航天   4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31.
蔡洪  杨育伟  郭才发 《宇航学报》2014,35(11):1223-1232
介绍了电动力绳系的主要构造及工作原理,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电动力绳系的研究历程,并总结了相关在轨试验进展情况。从绳系模型、轨道动力学以及绳系展开动力学与控制等几个方面对电动力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电动力绳系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2.
陈金宝  聂宏  李有光  王小涛 《宇航学报》2013,34(12):1529-1539
论文首先对机械臂末端效应器的研究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对国内外典型的末端效应器的功能、技术指标、适应性特征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其次对大机械臂锁合末端效应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国内研制现状重点对锁合式末端效应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论文研究工作对于我国即将开展的空间站机械臂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3.
张洪 《航空学报》1988,10(10):502-505
 1.引言 随着高机动性飞机的发展,大迎角飞行稳定性日益线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各自根据特定的条件作了相应的简化,提出了并种简化适用的大迎角飞行稳定性判据,如急滚机动的Phillips准则、方向发散的动方向稳定性参数m_(y·dyn)~β、横向操纵偏离参数LCDP、以及预测偏离的  相似文献   
734.
提出一种新型球副机构,即1S机构.该机构由两个转动副和一个等效转动副组成,其运动功能等效为球副.1S机构可通过其变种构型增强刚度和增大运动角度.同时,以1S机构为基础,可构建N-S复合球副机构;与其他运动副进行复合,如移动副、额外的转动副等,可构建X-S机构.在复合铰链中,所有的运动副:(a)均具备相对独立的运动,(b...  相似文献   
735.
Solid propellant gas generators play a role as a turbo-pump starter in liquid propellant propulsion systems by supplying pressurized gas to power turbines for engine start. Among the required combustion gas properties provided by solid propellant gas generators, the combustion gas temperature should not exceed a certain temperature which may damage the turbine blades. For such purposes, phase stabilized ammonium nitrate (AN)-based propellan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with a low combustion temperature. However, gas generator propellants with ammonium nitrate have historically exhibited incomplete combustion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ame temperatures differing significantly from equilibrium values. In consideration of design requirements, an engineering model of solid propellant gas generator was manufactured using the combustion gas properties calculated by a chemical equilibrium code and then hot-fire tests were performed. Procedures for the correction of T0, k and Mw of the combustion gas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following effects on the design of the solid propellant gas generator are presen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correction of the combustion gas proper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the propellant could be reduced while providing the same amount of available power to the turbines and consequently, the size of the gas generator could also be decreased.  相似文献   
736.
倾斜CCD光敏面以减小扩展像斑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昕  吴秀红 《航空计测技术》1997,17(5):11-12,16
经理论推导,给出了倾斜CCD光敏面以减小扩展像斑,从而减小激光三角法测量误差的理论根据,同时结合计算机模拟曲线,说明了它的缺点是限制了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737.
高嘉豪  何淼生  刘成诚  张斌  刘洪 《推进技术》2021,42(6):1201-1212
为了定量地研究随机不确定性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评估及优化设计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其规律特征,基于高斯过程描述发动机工作状态及来流环境等控制参数随机误差,建立由自由来流条件、进气道压缩系统以及燃烧加热等构成的发动机输入边界不确定性表征.耦合全局敏感度分析、稀疏网格技术、概率配置方法及等压燃烧热力学分析模型,提出了面向超燃冲压...  相似文献   
738.
许红亮  王宏  张永杰  胡斌  徐庆 《上海航天》2021,38(6):105-110
太阳翼是卫星发射成败的关键部件,为满足卫星型号太阳翼地面零重力展开可靠性验证,研制了一套高精度导轨摩擦力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自动化测量、高精度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对某卫星型号展开试验装置导轨进行摩擦力测试,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将测量结果与人工手持测力计测量进行对比,有效解决了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数据离散、测量效率低等问题,并可获取导轨全行程摩擦力实测数据。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导轨摩擦力测量精度,增强了卫星太阳翼地面零重力展开可靠性,提高了卫星太阳翼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39.
基于DDMR辅助的GNSS-R载波相位差测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多普勒映射接收机(DDMR,Delay-Doppler Map Receiver)辅助的载波相位差提取方法,给出了系统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将DDMR中所观测到的码相位差作为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的码相位延时量,将完成跟踪的直射信号扩频码进行对应的延时用于完成对反射信号的开环码跟踪.该方法省去了码相位延时搜索的过程,且可以准确地对反射信号扩频码进行同步.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及实际性能,进行了针对水面高度测量的岸基试验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岸基试验证明采用该方法的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ion)接收机可以稳定地对反射信号进行跟踪并提取直射与反射信号的载波相位差,测高精度约为2.5 cm,经过0.5 s的数据平均后精度可达0.6 cm.   相似文献   
740.
在深空探测中,单机具有在轨修复能力有助于提高飞行器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对在轨可修复单机的可靠性问题鲜有研究。建立和分析了在轨可修复单机的可用度模型,推导出可修复单机的瞬态可用度计算公式,通过模拟仿真,计算了不同修复率下的单机可用度变化趋势,与非可修复单机的可用度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利用可修复单机的稳态可用度给出了对任务末期修复率和失效率关系的快速估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轨修复率越高,在任务周期内可修复单机的可靠性越高;单机具有较高的修复率还可缓解研制阶段对单机可靠性的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