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9篇 |
免费 | 692篇 |
国内免费 | 33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28篇 |
航天技术 | 525篇 |
综合类 | 322篇 |
航天 | 6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139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63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工艺数字化定义是工艺管理和产品定义的主要任务之一.为规范工艺数字化内容和方法,在计算机辅助工艺工程研究基础上,确立了工艺数字化定义的范围、详细内容及其定义方法.针对工程应用状况,提出了基于Web的协同工作模式,完善了广义工程数据集概念,结合国内航空企业厂所分家现状论述了基于此概念的并行协同工作过程.工艺数字化定义是数字化设计向数字化制造转化的前提和依据,是企业数字化工程中降低成本、消除浪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此研究内容将推动传统企业制造模式向数字化制造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2.
63.
硝酸羟胺(HAN)/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Emim][EtSO4])混合离子液体推进剂具有绿色无毒、高性能、易电离的特点,既可以应用于化学推进模式,又可以应用于电推进模式,是肼类推进剂的一种理想的替代品.利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TGA-DSC)研究了 HAN/[Emim][EtSO4]离子液体推进剂的... 相似文献
64.
自适应DBF与空间谱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和超分辨空间谱估计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的时-空二维信号高分辨谱估计算法。以上技术应用于相控阵雷达系统,可以精确获得多个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和多普勒信息。文章最后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65.
66.
为解决多传感器组网系统的系统误差估计问题,基于多传感器多目标上报信息,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多目标系统误差融合估计算法.算法构建了两级融合结构,即第一级对多传感器组合状态估计信息进行反馈融合以改善局部组合状态估计精度,从而间接改善系统误差的估计精度,而第二级对多目标系统误差估计信息进行融合以进一步提高系统误差的估计精度.蒙特卡洛仿真显示算法能有效融合利用多传感器多目标信息,实现多传感器系统误差的实时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67.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连式试验台上,通过调节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扩张角和燃料喷注位置,对燃烧室构型进行了试验优化,并定量分析了燃烧室构型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组织燃烧室形面调节,每个形面进行5种喷注位置的试验,每次试验通过文氏管调节燃料流量实现3个当量比的燃烧室工况。利用试验数据构造了燃烧室性能关于构型参数的响应面模型,经两次渐进优化获得了最佳燃烧室构型,其推力增益比基准构型增大了10.4%;试验误差小于5.0%,且试验调节参数基本呈正态分布;参数影响分析表明燃烧室性能受各耦合因素的强烈影响,各因素影响的差异不显著,且较小的第1级、第2级扩张角和较大的第3级、第4级燃烧室扩张角以及适当集中靠前喷油、适当提高当量比有利于获得更高的燃烧室性能。 相似文献
68.
何广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24(1):112-115
考虑机器人的结构柔性,研究了利用冗余度机器人的\"自运动\"同时进行振动抑制和机器人关节力矩优化的方法.研究表明,在进行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动力学优化时,应从振动和关节力矩两方面考虑.若单考虑振动抑制,机器人的关节力矩将可能无穷增大,使算法失效;若单考虑关节力矩优化,机器人臂末端的振动将有可能发散.这里给出的算法同时考虑了这两方面.不同于冗余度机器人传统的优化方法--机器人雅克比矩阵的零空间优化法,这里从最优控制论的方法着手,研究了考虑结构变形的冗余度机器人利用其自身的\"自运动\"进行振动抑制和关节力矩优化.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优化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9.
何传大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1,11(4):37-42
据对国外情况的调研,讨论了载人航天热真空试验的特点与试验目的,提出了三类15项试验项目;讨论了载人航天器整体热真空试验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别进行舱外与舱内环境下的单舱或联舱试验的建议;分析了载人航天器热真空试验的特点与应用,提出了在卫星用试验设备上附加航天员所需专门装置,满足试验需要的设想。 相似文献
70.
摩擦磨损是飞机柱塞泵典型的渐进性故障,因磨损量难以直接测量,通常采用振动信号进行间接测量.磨损引起的振动信号故障特征微弱,对磨损状态进行准确地识别比较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谐波分量边频相对能量和的磨损状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壳体振动信号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消除高频周期干扰,得到清晰的谐波分量,在各谐波分量的特定边频区间内计算最大能量与平均能量的比值并求和,将该值作为新的特征量来表征柱塞泵的不同磨损状态,利用网格法对边频区间范围寻优.结果表明,边频相对能量和相比传统的特征频率能量对磨损状态的区分度更高,适于磨损状态识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