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5篇
航天   4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研究了实现挠性空间飞行器计算机控制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问题,以及采样频率的选择及高阶模态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32.
某型反辐射导弹弹载信号处理与制导计算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某型反辐射导弹的对抗雷达关机原理,分析了选用MCS-96单片机做为弹载信号处理与制导计算机的可行性,介绍了整个系统的构成。用双机对接全弹道仿真试验验证系统软硬件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大规模动态系统观点出发,研究空间站自主对接过程的递阶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递阶控制为自主对接过程的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4.
柔性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三种柔性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它们的差异在于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机械臂的弹性变形,即用有限元法、集中参数法和解析法。  相似文献   
35.
高速再入飞行器的变结构控制及其六自由度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高速再入飞行器模型的快时变、强耦合及严重非线性的特点 ,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自动驾驶仪 ;同时 ,采用最优化设计理论与理想速度曲线相结合的方法 ,设计了能同时保证末端制导精度及速度方向、大小的制导律。最后 ,进行了系统六自由度仿真 ,结果表明 :本文设计的制导律及控制方案合理、有效 ,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36.
目前,您参与和主持设计的Y12系列飞机已成为我国民机适航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性能最稳定的飞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Y12系列具备了哪些设计和技术上的优势?李先哲:Y12飞机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在设计上坚持  相似文献   
37.
空间对接过程动画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空间对接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和建模 ,利用WorldToolkit (WTK)软件包在SGI工作站上开发了完整的空间对接过程动画仿真系统 ,系统可以对空间对接过程进行实时演示和预先演示。  相似文献   
38.
多冲量最优交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两个空间飞行器在固定时间内燃料最省的多冲量交会问题。飞行器的相对运动由线性化的C-W方程描述,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得燃料最省时各冲量的时间、大小及方向。文中还讨论了初始条件和交会时间对燃料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显微组织对Al-Mg-Si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The 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and fatigue properties of an Al-Mg-Si alloy were measured in this paper. The micro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using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tensile and fatigue fracture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affects the fracture behavior of the alloy markedly. The alloy exhibits dimpled fracture in UA and OA conditions, and mixed fracture with dimples and intergranular rupture in PA condition. The fatigue cracks were developed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alloy in UA condition. The cracks were developed with the second stage mode and the striations could be seen on the surface of the fractures for the alloy in PA and OA conditions. But the intergranular fracture and facets could also be seen in the crack initiation area at thes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0.
喷丸产生的残余拉应力场及材料的内部疲劳极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大型弹塑性分析有限元程序ADINA-84计算了40Cr钢9种规范的喷丸残余应力场,获得了残余拉应力场的计算表达式,并根据疲劳试验结果,提出了内部疲劳极限概念及喷丸强化的内部疲劳极限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