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07篇 |
免费 | 12514篇 |
国内免费 | 378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6385篇 |
航天技术 | 3279篇 |
综合类 | 1381篇 |
航天 | 58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0篇 |
2023年 | 652篇 |
2022年 | 1364篇 |
2021年 | 1413篇 |
2020年 | 1411篇 |
2019年 | 1783篇 |
2018年 | 1880篇 |
2017年 | 2021篇 |
2016年 | 1730篇 |
2015年 | 1880篇 |
2014年 | 1654篇 |
2013年 | 1814篇 |
2012年 | 1945篇 |
2011年 | 1843篇 |
2010年 | 1775篇 |
2009年 | 1696篇 |
2008年 | 1634篇 |
2007年 | 1530篇 |
2006年 | 1340篇 |
2005年 | 1028篇 |
2004年 | 819篇 |
2003年 | 629篇 |
2002年 | 683篇 |
2001年 | 560篇 |
2000年 | 475篇 |
1999年 | 387篇 |
1998年 | 245篇 |
1997年 | 213篇 |
1996年 | 158篇 |
1995年 | 138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95篇 |
1992年 | 138篇 |
1991年 | 313篇 |
1990年 | 262篇 |
1989年 | 294篇 |
1988年 | 207篇 |
1987年 | 82篇 |
1986年 | 33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浮筒安装系统用于将浮筒与飞机连成一体,是很重要的承载传载结构,对浮筒型水陆两栖通用飞机性能有较大影响。Edo、PK、Wipaire、Aerocet 等国外专业化浮筒企业在浮筒及浮筒安装系统设计方面有重要贡献这些企业通过长期实践发展出一些典型/标准浮筒安装结构形式和安装设计,并且不同重量级别浮筒-通用飞机,不同类型浮筒对应不同的典型/标准设计。对各类浮筒安装系统的典型/标准结构形式、细节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和梳理总结有实际意义和作用。浮筒安装系统的典型/标准设计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经受了充分的使用考验,可以作为相关设计工作的参考。具体浮筒安装设计工作中,需要根据浮筒-飞机的特性,参照典型/标准设计,选择合适的安装设计并适当组合和优化。浮筒安装系统不应局限于现有的典型/标准设计,可以探索新设计,进行接力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202.
203.
204.
205.
为了借鉴美国技术状态管理军用标准先进经验,回顾了美国技术状态管理军用标准从无到有、从杂乱无序到协调一致、从单一军标到军民融合的发展历史,我国标准从《质量管理条例》到建立技术状态管理国军标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技术状态管理标准的应用现状。通过对中美技术状态管理军用标准体系的对比,发现我国的标准体系的范围、深度、数量和质量相对美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标准以原则要求为主,缺少详细要求内容及实践指南类标准文件,未能适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制定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性标准。提出编写技术状态管理指南和手册文件,完善技术状态管理标准体系,并统一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状态管理数字化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6.
飞机刹车系统是飞机着陆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进步和使用需求的发展,飞机刹车系统也在不断发展,正在迈人数字式、集成化、智能化控制新阶段。跟踪和研究国外飞机刹车技术进展,尤其是专利技术对我们研发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近年美国专利为对象研究国外飞机刹车技术最新进展。首先介绍了国外基本情况。在最近3年经美国专利局授权的飞机刹车系统专利近80件:2019年26件,2020年 31件,2021年21件,其中古德里奇公司拥有的专利件数最多。这些专利涉及飞机刹车与防滑控制、故障检测、碳盘磨损、电刹车,以及刹车附件等各个方面。主要集中在飞机刹车系统的改进,包括液压刹车、电刹车的刹车控制、防滑控制、可靠性等的改进。重点介绍了 2021 年授权的一些专利,内容包括快速收敛防滑初始化、均衡刹车跑道对中、定点刹车退出、液压刹车填充、刹车盘组闭合、电刹车间隙控制、起落架收起止转刹车等。分析表明,完善和细化控制是飞机刹车系统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拓展刹车系统和附件功能以及开发新原理、新结构,以适应使用需求,也是刹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7.
208.
某型飞机氧气系统所用的集成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连续多次出现低压安全阀持续放气故障,为了分析故障原因,根据该型减压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对故障现象和故障树的分析,设计相关试验,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压活门的阻尼特性与减压器的输出流量不匹配是导致故障的主要原因。在大流量情况下,减压活门一直处于振动状态,使其产生一定的磨损,致使减压器输出压力缓慢爬升而导致安全阀开启;当安全阀开启时,安全阀排气量远大于额定输出流量,减压器丧失压力调节功能,直至将瓶内气体排空。通过改变减压活门的阻尼特性,排除了该故障。 相似文献
209.
减小配平损失对于提高飞翼布局升阻比和提升飞行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离散伴随优化方法研究静稳定裕度对跨音速飞翼布局减阻优化的影响,分别开展10%,0%,-10% 三种静稳定性设计工况的优化研究。采用自由变形(FFD)方法对非结构表面网格进行参数化,以FFD 控制点为设计变量,通过求解流场和伴随方程得到灵敏度信息;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 算法获得控制点位移的梯度,然后经过多轮迭代得到优化构型。结果表明:在几何厚度和力矩配平的约束下,离散伴随优化方法可以显著提升飞翼布局的最大升阻比,三种工况下最大升阻比提高都在8% 以上;随着静稳定性裕度减小,定升力系数优化的巡航升阻比增量有所减小,当静稳定裕度为10% 时巡航升阻比提高了5.08%。 相似文献
210.
在未来飞机多/全电化和机电综合管理的发展趋势下,舱门作动器逐渐由机电作动取代了传统的液压、机械作动。针对目前民用飞机舱门分散式独立控制杂、乱、散的局面,提出一种用于电作动舱门的集中式控制方案。对该集中式控制方案下如何实现电机的伺服控制、舱门的并行控制以及接近传感器感应距离值的修改进行设计,并搭建舱门作动系统模拟装置及电机加载试验平台,对集中式控制的架构及电机伺服控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作动舱门集中式控制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能够大幅减少舱门线缆数量,降低舱门系统的复杂度,提高系统可靠性及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