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3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航空   2540篇
航天技术   498篇
综合类   260篇
航天   79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在直升机初步设计阶段,先进技术的引入,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直升机设计水平,但另一方面也给直升机各系统及部件的重量估算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对美国陆军航空规范委员会(AVSCOM)R.A.Shine所写的《新技术对未来直升机重量的影响》一文中提到的重量估算方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直x型机重量数据为例对其了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892.
通过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对不同配比的纳米CaCO3 P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在CaCO3含量为0%,3%,5%,10%,20%,40%,290℃下观察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纳米CaCO3在含量低于20%时,体系的粘度没有明显变化,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符合幂律模型。  相似文献   
893.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喷嘴雾化模糊关系矩阵,建立了描述喷嘴雾化特性的模糊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的空气雾化喷嘴,离心式喷嘴雾化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聚类,对5种实验工况进行了分类,计算的分类情况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空气雾化喷嘴,离心式喷嘴不同实验工况的雾化效果进行了正确的评判。  相似文献   
894.
某导航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导航计算机系统硬件及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面,描述它的原理。重点从硬件设计与实现方面做出了阐述,对各模块内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及各模块之间的硬件交连关系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从而为某导航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做了有益的铺垫。  相似文献   
895.
微传感器最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年来,微传感器受到国际传感技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十多个微传感器,包括三轴加速度计,单,双轴加速度计片,表面微机械陀螺(角速度传感器),微惯性导航系统,微磁通门传感器,磁阻传感器,纳米皮拉尼压力传感器,微科氏质量流量计,毫米波图像传感器,GPS手表(1cm^3),二氧化碳传感器和微/超微角位移传感器,文事简要介绍它们的基本结构。敏感机理,特点等,从中可以看出微传感器已成为传感技术中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96.
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和总结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务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经验,指出了高职院校校外实训教学开展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以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对高职院校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7.
基于A320系列客机飞控系统,分析了飞机系统故障诊断的特点,建立了针对飞控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并且设计了数据库服务。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专家系统,使飞机故障诊断系统更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为飞机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8.
针对近空间可变翼飞行器在小翼切换过程中存在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设计了滑模控制和反步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保证飞行器的跟踪性能。首先研究了近空间可变翼飞行器的纵向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速度和高度的反步控制器,同时采用动态面控制方法消除微分膨胀问题,然后结合滑模控制以增强控制器的跟踪性能,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不确定性时滑模反步控制器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899.
多模态冲压发动机提高性能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中元  黄伏军  董建明 《推进技术》2001,22(6):441-445,450
为了使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在宽飞行条件下同时具有高比冲、高推力系数、高推重比,在讨论多模态冲压发动机的不同工作模态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参数协调状态的技术途径。在固定几何的条件下,采用一体化设计内流通道,并巧妙地调节加热规律,使得在不同飞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优化工作模态,从而防止进气道出现亚 声速溢流或过度超临界,防止尾喷管产生膨胀过度或不足,防止燃烧室内的过度高温高压,并使冲量增量最大。此外,就国内外在研制过程中曾出现过经验教训及应引起关注的技术创新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0.
介绍了新型差压装置--内文丘里管的结构、测量原理、技术性能;根据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建立了计算酸气流量的数学模型,并将内文丘里管流量计成功地应用于酸气流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