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3篇 |
免费 | 245篇 |
国内免费 | 20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57篇 |
航天技术 | 241篇 |
综合类 | 180篇 |
航天 | 32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51.
为了降低车用柴油机NOx的排放量,设计了一套柴油机的冷EGR系统,通过对再循环的废气进行精确冷却来降低NOx的排放量.该系统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水泵的转速来调节EGR冷却器冷却水的循环量,确保不同工况下EGR的最佳冷却温度范围.对冷EGR系统的主要部件文丘里管和EGR冷却器等主要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冷EGR系统的电控单元ECU进行了设计.将该冷EGR系统在R4105T型柴油机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热EGR系统相比,在各种工况下冷EGR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量,且使得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52.
为了提高脉冲热像法PT(Pulsed Thermography)的缺陷检测能力,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脉冲红外热无损检测的热像序列处理中.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原理,描述了因子分析法处理并重建红外热像序列的步骤.为了考查算法的有效性,对人工内置缺陷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试件进行了脉冲红外热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公因子图像可以进行缺陷识别,因子分析法较主分量法处理数据更加灵活;通过公因子重建图像序列后,可增强缺陷信噪比和抑制加热不均效应,从而提高了脉冲热像法的缺陷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53.
随着无人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无人机编队的协同能力及在复杂动态环境的自适应性,已成为“集群智能”的 1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对海上无人机多机协同航迹规划整体流程进行了分析,分别阐释了静态和动态场景下的多机协同规划方法。静态场景下主要采用分支定界法建立静态问题模型,为每架无人机划分作业区域、生成作业路径,使得整个巡检作业的航迹长度代价与作业时间代价最小;动态场景下主要针对气象变化、连续跟监、海域变化 3种突发场景,侧重于协同决策和路径规划设计对应的目标函数,采用启发式算法为整个巡检作业进行自适应航迹规划,以确保安全性和效率性。实验结果显示,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任务需求动态调整多无人机的巡检路径,快速给出不同突发情况下的最佳动态调整方案,以应对复杂的海上环境并动态规避障碍物。 相似文献
354.
355.
王鷁%姚日剑%王先荣%郭兴 《宇航材料工艺》2008,38(1):63-66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面模拟设备结合化学分析手段重点对可能引起飞行器敏感系统性能衰减的非金属材料出气可凝物(凝结温度25℃)进行成分分析,确定材料出气产生可凝结的各种有害物质源,取得的数据结合分光光度计分析材料出气可凝物对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飞行器表面常用的涂层材料黑漆Z306,其出气可凝物中占主要成分的苯类和BHT有机物在紫外和可见光谱段引起透过率的衰减在10%以上;SR107-E51 黑漆占主要成分的酰胺类的有机物在紫外和可见光谱段引起透过率的衰减在10%以内.而丁腈/丁苯胶材料出气可凝物中占主要成分的二乙基癸二酸已脂引起紫外、可见光谱段透过率的衰减在30%以上,这种物质凝结于光学镜头表面,将产生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56.
通过湿热老化研究了F-12纤维在60、80℃相对湿度90%环境条件下的吸湿行为,并研究了此条件下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弹性模量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12纤维的吸湿行为符合Bagley和Long提出的两阶段吸湿模型;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弹性模量在老化过程中并非呈持续下降趋势,而是起伏波动的,弹性模量与拉伸强度总体上有相同的波动规律;湿热老化中温度对拉伸强度影响较为明显,拉伸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温度对模量、断裂伸长率变化的影响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357.
结合Hilbert-Huang变换和盲源分离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盲源分离的滚动轴承耦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EMD分解(经验模态分解),得出各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并对IMF进行包络解调,然后用盲源分离方法对所得到的解调信号进行盲源分离,最后对盲分离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变换,从频谱图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出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本文建立了转子-滚动轴承故障实验台,模拟了滚动轴承耦合故障,应用本文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充分表明了本文方法较单一Hilber-Huang变换具有更好的降噪能力,更加突出了滚动轴承故障特征。 相似文献
358.
359.
高精度寻北是旋转调制光纤陀螺惯导实现高精度导航的前提,也是其技术优势的体现。针对当前旋转调制光纤陀螺惯导在快速高精度寻北中遇到的问题,对其寻北精度极限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出4项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其影响机理、误差模型、量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样机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尽管随机游走系数是制约寻北精度极限的最终因素,但陀螺刻度系数误差、扰动速度、航向效应等误差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旋转调制寻北精度;通过采取措施,高精度光纤陀螺旋转调制惯导5min寻北精度已达到35″(3σ),进一步提高精度的措施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360.
为了获得适宜于同聚合物进行纳米复合的纳米石墨薄片(NGS),采用微波膨化制备膨胀石墨(EG),利用超声剥离与表面修饰获得NGS,并借助SEM、XRD、FTIR等分析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EG由许多厚100-300 nm的石墨薄片连接而成并形成网络结构,孔隙尺寸约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通过对EG的超声剥离可破坏其原有网络结构并将石墨晶片进一步剥离为大量30-60 nm厚的石墨薄片;石墨微波膨化与超声剥离过程中微观形貌的变化及其表面活性基团的引入,有利于进一步借助插层法实现聚合物与石墨的纳米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