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299篇
航空   1391篇
航天技术   286篇
综合类   189篇
航天   5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为解决传统数值方法对辐射器对流换热系数评估困难、流动散热性能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明晰工况参数与重力对辐射器流动散热特性影响规律,指导辐射器轻量化设计与地面试验,构建辐射器导热-对流-辐射耦合传热等比仿真模型,评估其与经验公式对辐射器水动力及热特性预测可靠性,分析流量、入口温度、吸收外热流及重力对辐射器工作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辐射器压降及散热功率模拟值与真空热试验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3.45%和2.86%,压降及换热系数经验公式预测值与仿真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0.15%和-33.18%;辐射器散热功率随流量与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吸收外热流增加会降低对流换热热流量,相较零重力,常重力水平状态辐射器散热功率提高2.86%。所建模型可准确预测辐射器工作特性;辐射器设计应在满足压降与出口温度指标要求时,提高流量与入口温度,地面试验辐射器应竖直放置。  相似文献   
902.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以其高总压恢复系数和高压缩效率等优势,已成为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发展趋势。然而,内转式进气道流场中更为复杂的激波串结构以及激波串/边界层相互作用成为其性能发挥的关键制约因素。针对内转式进气道中复杂的流动特性,文章开展了高超声速地面风洞实验研究,并对流场进行了可视化测量。首先,搭建了超声速直连式风洞实验台;然后,设计了方转圆段将内转式进气道中独特的内凹通道和矩形喷管平滑连接。结果表明:低来流马赫数下,内凹通道中的激波串前缘激波呈“λ”型,高来流马赫数下则呈“X”型,并且平直壁侧发生流动大分离,流场具有显著非对称性。此外,随着背压的增加,激波串继续向前移动,前缘激波扫掠时的测量点压力发生显著的振荡跳跃。  相似文献   
903.
近年来,太空态势感知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天基逆合成孔径雷达(SBISAR)能够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分辨成像,支撑部件提取、姿态估计、类型识别等后续任务,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重要工具。然而,在SBISAR成像场景下,平台与空间机动目标间存在复杂的相对高速运动,传统距离-多普勒成像方法不再适用,必须进行运动补偿。本文针对高速径向速度下传统“停—走—停”模型失效、长相干积累时间内目标转速不一致的两个典型误差来源,分别设计了脉内运动及脉间运动补偿算法。首先,建立SBISAR成像的信号模型。然后,基于最小熵准则构建参数估计代价函数,通过估计目标对应回波信号的调频率,构造补偿项进而实现脉内补偿。同时,建立图像熵代价函数,在估计转动参数后,完成对目标转动的空变相位补偿。所提算法有效解决了天基高速机动背景下传统距离-多普勒成像方法的距离像展宽、方位散焦问题,实现了SBISAR对空间目标的高分辨成像。通过基于仿真数据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4.
基于优化控制理论,以圆柱绕流的电磁控制为例,以减阻为目的,推导了流场优化控制的性能指标表达式和伴随方程,并对圆柱绕流的优化控制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讨论了该优化控制下,流场和圆柱表面阻力和升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05.
本文由前轮定位参数的作用出发,详细分析了影响其作用的诸多因素,为合理选择汽车的前轮定位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6.
陈刚  张唯 《推进技术》1989,10(3):44-48,53,85
本文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后端流场,建立了简化的计算模型,采用压力耦合方程半隐式解法,对突扩后突缩的二维粘性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在计算过程中,对网格划分及控制体的选择、复杂边界条件的处理、差分格式的选取、方程的离散化及方程的解法等做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突扩台阶后得到的二次涡与Finash,F.和Ghaddar,N.K.等人的结论吻合,进一步证实了Pan,F.和Acriuos,A.的嵌套涡族理论.  相似文献   
907.
李刚  鲜勇 《飞行力学》2007,25(2):50-52
针对洲际弹道导弹,在分析加速度计测量误差和陀螺漂移误差对导弹视加速度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制导段惯性系统对速度和位置的误差传递模型,对给定的惯组误差系数偏差进行了纯惯性导航制导误差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纯惯导中制导对洲际导弹落点精度影响比较大。该算法可用于纯惯性中制导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908.
着重讨论顺流喷射情况下的超音速混合的流场特征及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顺流喷射混合的研究现状。同时,探讨了不同的来流参数对流场特征的影响及混合机理。计算采用了一种二阶TVD格式有限体积法及B-L湍流模型求解二维湍流N-S方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能成功地抑制非物理振荡,适用于二维超音速内流的湍流混合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909.
谭建国  徐万武  王振国 《推进技术》2003,24(6):488-490,504
通过对推进剂组分进行连续控制,渐变式三组元发动机能够很好地满足单级入轨对比冲和密度比冲的要求。建立这种新概念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控制方程,得到了液氢燃料比和余氧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渐变式三组元发动机比传统双模式发动机或渐变式氢氧发动机的性能分别高25%和11%。  相似文献   
910.
张越  俞刚 《推进技术》1997,18(2):111-116
纳秒级脉冲红宝石激光器作光源、一次成像的Polaroid相机接收图象的M-Z干涉系统用于超音速混合及燃烧流场的测量获得了清晰的干涉照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及自行开发的干涉图处理软件对获得的干涉图进行了处理,得到定量的燃烧流场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