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5篇
航空   282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为探索大气中的红外干扰材料可否应用于外层空间, 利用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装置对铜粉和石墨粉两种红外干扰材料样品进行了原子氧暴露实验, 并对样品进行了质量分析、XRD分析和红外透过率测试. 结果表明, 原子氧累积通量达到5.0×1019cm-2时, 铜粉样品质量增加0.004mg•cm-2,石墨粉样品质量损失0.117mg•cm-2; 原子氧暴露后, 铜粉对3~5μm与8~12μm红外质量消光系数由3.64 m2•g-1与2.74 m2•g-1变为3.14 m2•g-1与2.65 m2•g-1, 消光能力降低; 石墨粉对3~5μm和8~12μm红外的质量消光系数由6.54 m2•g-1和5.78 m2•g-1减小为2.38 m2•g-1和2.27 m2•g-1, 消光能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22.
双状态非线性隔振器参数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抑制在轨微振动对有效载荷指向精度的影响,并改善其发射段动力学环境,设计了一种双状态非线性隔振器,利用发射与在轨状态载荷条件的差异,使其在两个阶段有不同的隔振频率。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发射段动态响应以及在轨隔振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隔振器参数设计方法。试制了隔振器样件,进行了静力学测试,并按照发射和在轨两种状态的力学环境进行了动力学试验,测试了隔振器在两种状态下的传递率。试验结果表明,隔振器在发射段准静态载荷作用下可避免出现大变形,并显著改善星载设备的动力学环境。在轨时可有效隔离微振动,将5Hz以上频段受到的扰动幅度下降92%以上。  相似文献   
223.
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创业现状及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现状等展开问卷调查,提出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4.
基于对企业需求和专业外语教学现状的调查,提出了针对学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外语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等方面改革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25.
管宇  陈亮  曹奇凯 《航空学报》2021,42(8):525782-525782
为深度挖掘老龄飞机的寿命潜力,提出并应用了基于增量考核的飞机延寿方法。以寿命增量考核为主线,围绕定基点、再更新、获增量展开。通过将体现飞机使用严重程度的当量飞行小时作为延寿基点,科学处理了老龄飞机已消耗寿命。开展4种不同状态到寿飞机的深度拆毁与损伤评估,全面掌握机体疲劳关键薄弱部位,确立机体结构修理基点。建立以疲劳薄弱部位耐久性修理为核心、关键部位新型增材修复、隐蔽区域高精度损伤检测为支撑的规范性飞机延寿大修技术体系。以较小的重量代价,大幅改善了机体结构原有疲劳品质,实现对累积损伤"清零"与结构状态"统一",消除所有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与故障,实现了对机体结构的"再更新"。进而通过全尺寸疲劳试验系统验证更新飞机的寿命增量,形成了完整的飞机结构修理与延寿相结合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26.
介绍了电机全复式定子冲片和转子圆片一次冲压成型的落料工艺,通过阶梯冲实现定子内外圆、定子槽型、转子内外圆的分离。该工艺关键点在于转子凸凹模,其既是刃口又是卸料板,全部采用模具钢制造。整个冲裁过程仅需一道工序即可完成,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定子冲片精度。  相似文献   
227.
汪双灿  黄慧洁  管兆杰 《航空动力学报》2018,45(3):108-111, 116
设计了一套在0.1 MPa氦气和空气环境下测试绝缘系统电气绝缘性能的试验装置,完成了0.1 MPa气压下氦气和空气中主氦风机驱动电机绝缘系统模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起晕电压、匝间冲击、绝缘电阻和工频击穿电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0.1 MPa气压下,绝缘系统在氦气环境下的部分绝缘性能较空气中大幅下降,氦气环境下绝缘系统的PDIV值约为空气中的50%,起晕电压值约为空气中的20%~25%, 闪络(击穿)电压约为空气中的50%。  相似文献   
228.
“嫦娥4号”中继星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嫦娥4号"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继星将为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支持。不同于其它月球探测器,中继星首次选择了绕地月L2平动点运行的晕(Halo)轨道以保证对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连续的中继通信服务,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在对中继星任务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研制中的技术难题,包括使命轨道的选择、使命轨道的到达和长期维持、中继通信体制选择等,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中继星的总体设计方案概述也在文中给出。  相似文献   
229.
涡轮导向叶片热冲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鹏  艾延廷  王志  王腾飞 《推进技术》2016,37(10):1938-1945
研究热冲击作用下涡轮导向叶片的热应力及振动模态,旨在从热-结构影响角度揭示静子叶片损伤机理,对其热疲劳寿命分析及抗热疲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瞬态热/流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实现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在热冲击作用下的温度场计算,在此基础上求解出叶片的热应力及振动模态。研究表明,采用瞬态流/热耦合可以有效预测叶片的温度分布,其结果与试验误差为6%;依据计算所得热应力及模态振型,可以推断出叶片出现热损伤的位置,且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固有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前六阶频率平均下降24.7%。  相似文献   
230.
界面管理水平评价的灰色聚类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与开发(R&;D)和市场营销及和生产之间的界面管理不善是直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与技术创新水平低下的关键因素.然而,如何评价企业的界面管理水平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些困难,在对影响界面管理众多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具区间数的灰色聚类方法, 用以评价企业界面管理集成度.提出的方法能识别界面双方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异同点,解决了因素量化困难、评价标准不一等问题.在实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北京地区几类典型企业的R&;D与市场营销的界面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