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航空   2077篇
航天技术   336篇
综合类   167篇
航天   57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提出了一种将柔性翼和刚性翼相结合的柔性-刚性混合翼微型飞行器新概念布局型式,通过与刚性翼微型飞行器的风洞对比试验研究了该新概念布局的气动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柔性-刚性混合翼微型飞行器试验原理样机的飞行试验验证.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刚性混合翼微型飞行器的新概念布局是可行的;与刚性翼微型飞行器相比而言,柔性-刚性混合翼微型飞行器具有更好的气动特性,对解决微型飞行器抗风稳定飞行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2.
该文基于预测一多步校正方法提出了流固耦合ALE/SUPG有限元同步交替求解法。流体动量方程采用SUPG有限元进行空间离散以消除对流项引起的数值振荡;时间域上的积分采用预测一多步校正(predictor—multicorrector)方法,对流体和结构同时进行预测;在多步校正的过程中对流体固体交替求解,从而在时间上达到同步推进。数值算例与Hughes,Chen等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23.
针对复杂曲面零件加工时难以精确定位的问题,利用数控机床对毛坯测量,然后将测量值和CAD模型理论值进行匹配计算,从而将标准零件模型嵌入到毛坯中,实现工件的定位.对于求解转换矩阵这一非线性问题,设计了混沌遗传组合算法,该算法可有效减小遗传算法陷入早熟的概率,有助于搜索到全局最优解.最后通过试验证明该算法可实现对转换矩阵的求解,将理论模型嵌入到零件毛坯中,使加工余量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924.
分支阻抗调配器调配电纳值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传输线的匹配计算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复变量.复数的运算过程极其复杂,所以传统的求解方法是借助于Smith圆图,用图解的方法得到近似解.用Smith圆图法求解的过程也很复杂,容易出错.为此介绍了一种利用MathCAD软件求解分支调配器调配电纳值的方法.与用Smith圆图求解相比,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求解过程简单,结果精确.  相似文献   
925.
武器装备研制过程存在各种风险,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可有效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针对武器装备的研制风险,介绍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并结合风险因子、技术特征因子和实验条件因子,给出风险计算公式。最后结合某导弹靶标系统进行了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26.
遗传算法在对单目标函数的静态寻优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但是在优化目标动态变化,要求很快给出优化结果时,由于遗传算法运行时间较长,就难以实现。本文提出的“预先进化遗传算法”,就是为了使遗传算法具有动态性能,能够适应优化目标的动态变化,提高寻优的实时性。算法主要思路是借助于并行计算技术、在确定优化目标(决策)过程中就对可能的多个优化目标函数的优良个体进行培养。一旦优化目标确定,在预先培养的优良个体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寻优。这样就使遗传算法能够适用于优化目标可变的动态环境。文中描述了“预先”进化遗传算法的实现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算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实例可以看出,采用传统遗传算法,单目标函数优化一般要迭代300次,才能够得到较理想的优化结果。而“预先”进化遗传算法经过150次左右的多个目标同时预先进化后,对具体目标的进化只需要50次左右就收敛到较理想的数值。由于预先进化是与决策具体的优化目标同时进行,因此可以实现优化目标确定后的快速寻优。  相似文献   
927.
高速直升机方案中升力转移过程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高速直升机方案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就是旋翼/机翼转换式高速直升机。目前大多数转换式高速方案都采用升力转移来解决导致直升机不能飞得更快的根本原因——旋翼相对气流分布的不对称性所造成的气流分离及激波问题,即从直升机模式由旋翼承担升力过渡列固定翼飞机模式由机翼承担升力。而升力转移过程中,升力、功率和操纵的平滑过渡则是此方案的关键。本文根据某高速直升机方案设计了其升力转移过程,并用试验对升力转移过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28.
一种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复合材料宏、细观特征之间的联系,将宏观复合材料体中的一点赋予了细现结构特征。基于细现结构周期性假设,建立了一种细观力学模型。模型中用高阶多项式函数模拟基体和增强相中细现位移场,通过对细现单元力学方程的分析与求解,建立了复合材料宏、细观力学变量之间的联系。该细现力学模型,不仅能用于复合材料宏观有效性能的预测及细现应力、应变场的分析,而且容易融入常规有限元法中,实现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宏、细观一体化分析。以该细观力学模型为基础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理论计算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29.
进气道低速特性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多种进气形式进气道的低速稳、动态气动特性,采用引射器引射的方式,在FL 8低速风洞开展了进气道试验技术研究,研制出了进气道试验专用引射系统、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模型支撑连接装置及大迎角试验设备,通过机翼下、腹部和翼根三种进气形式的进气道模型风洞试验对新研制的进气道试验设备和相关试验技术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零速度和大迎角、大侧滑(α=60°,β=20°)低速来流下,利用多喷嘴引射器引射可以很好地实现各种进气道模型内流场的模拟,保证进气道工作线与发动机工作线相交。  相似文献   
930.
民机低速风洞测力试验技术是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低速所新研制的一项试验技术,为了达到国际先进测量水平,该项技术先后成功研制了专用的应变天平,改进了模型支撑和稳风速控制系统,用CRJ民机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FL 8风洞的测量精度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